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收藏着千年风筝文化的记忆,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鸢都与天空的故事。潍坊风筝历史悠久,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以造型优美、扎制精巧、色彩艳丽著称,被誉为“空中艺术”。从沙燕、龙头蜈蚣到现代创新款式,从纸鸢到绢鸢,各类风筝承载着人们对天空的向往,更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等途径,飘向世界各地,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曲阜师范大学“纸鸢传情,鸢都寻梦”社会实践队队员走进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展厅里的各式风筝、扎制工具、历史图片,与手机屏幕上的清晰影像交相辉映,瞬间将我们带回那些风筝满天的岁月。
图为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门口照片。通讯员王圻安供图。
龙头蜈蚣风筝展区,一只长达数十米的龙头蜈蚣风筝静静悬挂,龙角峥嵘,鳞爪分明,仿佛下一秒就要腾云驾雾。队员仰起头,镜头对准龙头特写:“这龙睛的勾勒,似画又似神,古人对飞天的渴望就这么绣进了风筝里。”
*图为龙头蜈蚣风筝展区。通讯员王圻安供图。
沙燕风筝系列中,有的沙燕翅膀上绘着牡丹,寓意富贵吉祥;有的则画着喜鹊登梅,传递着喜事临门的期盼。队员将几只不同样式的沙燕风筝同框拍摄:“巴掌大的翅膀,载得动满心欢喜。”
展厅的“风筝传播路线图”详细展示了潍坊风筝的外传路径:从潍坊出发,经运河至沿海港口,再远渡重洋,抵达日本、朝鲜半岛、欧洲等地。展柜里的一只清末“八仙过海”风筝,与海外博物馆收藏的同款复刻品照片相映成趣。队员们将路线图与这只风筝一同拍下:“小小的风筝,也曾跨越山海,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硬翅风筝上的彩绘细腻精致,工笔描绘的花鸟栩栩如生;软翅风筝的绸布轻盈飘逸,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队员用镜头捕捉细节:“每一根丝线,每一抹色彩,都是匠人心血的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