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生出差,少一张嘴吃饭,我做饭的压力一下子就释放了。就我和小朋友,以她不嗷嗷待哺为目的,吃啥都行。门口刚开了家刀削面馆,我惦记几天了,趁杨先生不在,我带小朋友去探探店,就此解决晚饭烦恼。
探店结果是,量大,适合饭量大的男性,味道一般,不难吃但也不出挑。北冰洋一瓶要六块,不如喝本地海碧。总体性价比一般。不想浪费,还是剩了不少,吃的肚滚腰圆。
回家喝水看书,小朋友没有丝毫的学习积极性、紧迫感,看到我看书也没有丝毫的愧疚,躺在沙发上抱着被管控上网的手机摆烂,还过分地央求我给她连热点。
我压制了自己说教和想动怒的冲动,谈学习就是拉仇恨,我不想让我们之间刚刚有所愈合的伤疤再被撕拉。两天前的晚上,我和她之间刚刚经历过一次说教与反思的战斗。战斗以她拉小提琴应付老师,我一怒之下让她连拉五十遍曲子为导火索,我想探究她对待学习心里如何做想为目的始,五十遍曲子她拉的泪水涟涟,所以她起初拒绝和我沟通,她充满了对我的仇恨。后来在我不断紧逼和变换成让她主诉的谈话模式下,打开突破口,她提出让杨先生以后来管她的学习,我只用负责她的吃喝拉撒睡,退出她的学习管辖。既然如此,只好让默不作声观战的杨先生也加入战斗,杨先生出场即退场,直言他没有时间,要出差。小朋友看战局无法扭转,不得不认清现实,一身凡骨倔犟着没听我说完,说要睡觉了,径直去洗手间洗漱,我追进去控诉她的不作为,表明我的低姿态,冒着大脑CPU被烧干的风险,还得让她听出数落里也有表扬,强挽回颜面。没成想把我自己给说感动了,积压极久的心酸劳累,变成委屈,眼泪倾泻而出。小朋友见此不知是被吓住了还是愧疚了,眼见她肩膀耷拉了下来,卸下了时刻准备攻击和防守的一级战备。我也词穷到疲累,没有决出胜负,躺回床上希望她或许会有所触动和改变。
所有的大人都是从孩子过来的,我反思自己年少时的所作所为,我的父母给了我无尽的放任和爱。时代不同,希望一代胜过一代,即便是她将来和我一样平庸,我也想让她在该努力的年纪没有虚度,不至于以后回头来看尽是后悔。
战斗过后,两天的反应看不出大的变化来,唯一看得出来的是她慢慢地在恢复和我之间的亲密度,回家又恢复了喋喋不休讨论她学校生活的快乐状态。
此刻,我感受到胃里阵阵疼痛向我发出的可能会消化不良的警示,看了眼趴在沙发上的她,算了,大家都好好消化吧,不再理会她,我开始静下心来看书。
读到《学其短》颜真卿的《寒食帖》:天气殊未佳,汝定成行否。寒食只数日间,得且住,为佳耳。
寥寥数字,言语明晰,情深雅致。接着看念楼曰,把记忆里的往事勾起,有了深深地共情。
念楼曰,古时行路难,故很重去留。我忆起祖母邀请她姐姐来家住上几天,彻夜聊天的场景,可能就是那时车马不便,照顾一大家子老小少有闲时,见一面不容易便倍感珍惜,我在祖母旁边听着她和姨奶奶的低语,进入睡眠。不知睡了多久,半夜醒来,她们还在互诉我听不懂的家长,那种模糊时光的感觉温暖了我整个童年,姨奶奶唤一声祖母的闺名儿,长长的拖音,我听到了长长的爱。
突然就想姐姐们了,给二姐视频,二姐说起五一父母期盼我们回家,早早地把肉都准备好了。惭愧涌上心头。今时行路易,让人觉得随时可去可留,却忘了人生是渐行渐远的旅程,父母和孩子,同为过客,其实是聚少离多。让我们放下期待,主动去爱。
人生数年,迎来的送往的,得且住,为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