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了。爱拍照大自然的我,有事没事都会到地里拍照,看到啥拍啥。同样的风景,会因为拍照时间和角度的不同,拍出不一样的图片。
期待早些好起来,我就又是那个除了干农活,还可以在地里随手拍的人了。窝在家,整理了一些去果园路上拍到的图片,每一幅图,当时的情景都是历历在目。
春天,是花儿盛开的季节,是播种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春天来了,樱桃花儿开。一树一树,洁白如玉,旁边一大片橙子树,硕果累累,花果飘香的季节。对,你没有看错,是晚熟春橙,伦晚橙子。待到4月,更会呈现花果同树景观。
枇杷花儿也开了,远处的一切倒影连连,特别是虹桥,在孩子眼里就是涂了口红的嘴唇。在这里看到的桥,比走在桥上更有感觉。
果园空隙里种了好多白菜,慢慢的都开花了,大块头说只在几个大空隙里留下等菜籽成熟,其余的全部会砍掉。因为白菜开花,杆太高,会影响橙子光照。
砍了,好些的叶子背回家喂鸡,其余的就埋在橙子树周围,是很好的自然肥。既然不要了,我就采一大抱花儿,真是太美了,有史以来第一次。
采一枝,放到胳膊弯,一枝一枝越来越多,快乐的像个小姑娘,穿梭在金灿灿的花海里。心中是雀跃的,只差小白兔一般蹦蹦跳跳了。采好,放进大块头背着的背篓里,我们一前一后回家吃午饭了。
紫苏,最喜欢的味道。不管是这种嫩嫩的,还是后面越来越大,慢慢的老去,风味从来不变,每每遇到,都会沉浸在里面不能自拔。
这么嫩的时候,就开始采了沾酱吃,饭桌上,只要有它,就可以不用别的菜了。这种紫苏,反面是紫色的,还有那种正反都是紫色的紫苏。
紫苏即使老去甚至枯萎,那种味道一如既往。它很好养活,不用管,等到第二年春天,落到地里的籽就会自然生长。
果园边缘的圆荷,看着像姜,不是姜,和姜也不一样。姜是等地里生姜了,挖出来吃姜的,等姜挖了,杆子啥都没了,来年还得继续栽种。
圆荷,会从根茎旁边长出来,可以直接用手刨,也可以用小锄头挖,红红紫紫的小小个,圆嘟嘟可爱极了。嫩的就开始吃,稍微长大就会开金灿灿的大花,对,就开在裸露的地面的。
圆荷挖了吃了,就不用理会,杆子依然在,第二年会自己再长出来,不用栽种。
狗尾,小时候,我们拿它来做兔子呀,插在眼角扮鬼脸呀,总是很美很喜欢。现在长大了,成为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种地人,不再仅仅是小时候的帮手,对狗尾的情感就复杂多了。
除了喜欢,更多的是厌倦。它不再是手中的玩偶,而是我眼中的杂草,同样的狗尾,却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着不同的存在。
特别是春天,雨水好,狗尾和各种草疯狂生长。锄草,一波一波又一波,狗尾就成了锄头下的“牺牲品”。
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拍照,每次看到,即使不去动它,也会拍它,特别是雨水或者露珠下的它。
最得意的一张路边图。色泽、形状美丽,还更夹杂着小时候的情愫。小时候,我们离镇上远,当然,现在也远,根本不会买包子馒头吃,即使去了,也舍不得钱买。
偶尔空闲,妈妈就在家自己蒸,做好,把它摘了洗干净,沥水,然后铺在蒸锅里,就不用刷油啥的,用途就是不粘锅。几十分钟就可以吃到美味的包子,一想起来就口水流。
去果园,路过三奶奶家无数次,却是第一次遇见他家的猫。我走后,听到动静转头发现的,然后小心翼翼放下农具,拿出手机不断放大镜头开始拍摄,只要有了一张,我就会慢慢的往前走,离它越来越近。
如果它跑的快,至少爱拍照的我已经拥有了瞬间图片,如果不跑或者跑的慢,我就可以肆无忌惮拍照第二张第三张,最后选择最理想的那一张。看,它对我是多么的有敌意,在路上,时不时会碰见猫猫狗狗,我还是第一次如此不受待见。
胭脂花,小时候,外公家附近成片成片,有鲜艳的紫色,还有洁白的白色,留下的回忆,不是采了好多花儿,而是摘了好多籽。
胭脂花的籽,黑乎乎的,很特别的形状,有棱有角,个头不大,籽也有大小饱满之分,每次看见都会摘,然后一个一个剥开外面的黑色细皮,里面硬邦邦的。
雨后的夏天,没有那么热,我爱拍照,到地里逛逛吧。说走就走,空着手,兜里装着手机就出发了。
边走边拍,从那头去,这头返回,转了个圈,路过我家红橙果园,南瓜就这样趟在路中央,估计是被雨水冲的。没带背篓,提回家吧。
秋南瓜,是比较难得的。南瓜,藤蔓都会长的很茂盛,都是种在果园边缘的,免得爬橙子树上了。
只有耐干,土壤比较好的地方,南瓜秧才会越过炎热的夏天,存活于稍微凉爽的初秋。
南瓜,我拍照最多的就是南瓜叶尖和老南瓜,这种南瓜宝宝,还有南瓜花儿,很少。猛然一见,还真是好看。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必须是应该会结一个长南瓜,而不是圆的。还有,南瓜宝宝的构造,就是南瓜宝宝出来了,携带着花骨朵。
每年,妈妈都会把一些很大很大的南瓜籽晒干,留作来年的种子。这窝南瓜,我总是搞不懂,咋都结这么小个呢。一般都是,种大苗粗,结大南瓜才对。
这5个南瓜,大块头在坎坎南瓜秧堆里扒拉,摘一个递给我放到路上,再摘一个。他说没有了,我赶紧拍照,还没来得及帮忙,5个南瓜就被他一只手提到背篓处。
猪槽,小时候家家户户喂猪,猪槽就相当于猪的饭碗。现在,都不喂猪了,猪槽就无用武之地了,被遗落在路边多年。当然,有的也有新用处,种花或者做洗碗池。
大石磨,小时候,有的家里有,用来磨黄豆的。现在,黄豆粉、豆浆机的诞生,人们就不用这么麻烦。于是,也成了嫌物。
韭菜花,一大把一大把采过几次,很好看的花儿。黄白绿相间,这仅仅是一支,而不是一束。
蒲公英,黄色的花儿,乳白色的球,总是夺人眼球。这种嫩嫩的叶子,还真是不醒目,因为绿色的杂草太多了呀。
不过,听说蒲公英可以消炎,有的人会挖回家洗净晒干。也听说可以吃,还没见过弄回家吃的。
福麻花,我们方言,我不知道怎么写,就用这俩字代替的。因为它太好看,而有用,我必须给它好听的名字,也听说就是芙蓉花。
花骨朵没有特别之处,开起花儿,就不平凡了,一树一树层层叠叠的花儿,美得一塌糊涂。
看到它,我必定想起小时候。那会儿,家家户户砍柴烧,都会把它砍了,把外面的皮剔下来,湿的,可以当绳子捆柴。
野韭菜,刚生出来,纤细柔弱。再长大些,挖回家洗净,可以直接炒腊肉,还可以切沫晒干做垫菜,香极了。
路边,一个土剁,好大一棵大桑树,秋日的蓝天下,片片落叶,树枝上仅存稀疏的黄绿相间的叶子,竟是如此美丽。
看到桑树,想象最多的就是桑葚,不过,这棵树,地理位置险峻,主干高大,每次当桑葚挂满枝头向我展示着足够的火热时,我也只能伸长脖子口水在舌头间打转仰望着。
无论狼吞虎咽还是轻咽细嚼,我都没办法去摘一颗。倘若还在孩童时代,桑葚早已捧入手心。应该不是爬树吧,而是用很长的竹竿打下来。
这种古老的桑葚老品种,才会具备小时候那种令人垂涎欲滴的滋味。今日,这棵老桑树,却是如此不同,它的高大耸立,撇开桑葚,也是独特的风景。
不知名的花儿,年年见,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然而,就在下一次遇见,来了个大逆袭,一切皆因不太忙。
当我把它插入小花瓶,用毛线绑了挂到墙上时,眼前亮了,是那么的令我欣喜若狂。
地卷皮,从来没有捡过,更没有吃过。只知道,每次雨后,都会生出这些东西,太阳一晒,就卷曲的所剩无几了。偶尔拍照,才知道它是可以吃的。
或许父辈知道它可以吃,而没有去做吧。第一次去尝试,看着还好,捡也方便。提着它,蹦蹦跳跳回家清洗时,才知道是多么的难洗呀。明明是在没有草丛的地方捡的,往水里一放,顿时飘起来好多针尖般的草沫,泥巴在兜里一堆一堆,翻来翻去洗了一遍又一遍。
丝瓜,老了,再等等,等黄了皮干枯了,就可以摘了剥皮背回家,湿的洗洗,抖籽,干的直接抖籽。晒干,然后洗碗,最好的洗碗神器,不沾油,好用的不得了。
婆婆针,好看的花儿,不好看的时候,就是不经意被它的针扎的全身都是,要一根一根才可以扯下来。
辣椒子叶,小时候会经常弄回家喂猪,不过,据说,并不是一门很好吃的猪草,当没啥弄了,背回家凑数也是可以的。就像我们,也有很多餐全部都是白菜、酸菜、咸菜。
老了就开花,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拍照它的花儿呢,好喜欢。
好啦,因为是按拍照先后顺序上传的图片,婆婆针的针来了,每一根针上都是小绒绒,特别容易粘到衣服裤子上。
还别说,当没有被粘时,仅仅拍照,拍出来还真耐看。
农闲的时候,大多一个人到地里做做杂活,拍拍照。我很想试着拍视频,后面用背篓架好了手机,拍出来的视频不理想,试了很多次。好吧,还是拍图片吧,突然想起来有个延时拍摄。
一次一次又一次,不断调整背篓距离的远近,一桶水就这样被我来来回回提着。终于得到一张不理想但差不多的,凑合吧,我后面还有“大事”要做。
我这次是有备而来,我打算摘好多干枯的狗尾回家拍照,第一次,“很正式的”那种。如果太晚回家,天色暗下来,我把握不好光线,就搞砸了。所以,我不能在此耽搁太久而影响后面的“重头戏”。
福麻花,终于开了,粉红、黄色、白色,五颜六色,争芳斗艳,好看极了。
我们这儿的秋天,和春夏没什么区别,不是看到那种落叶黄。因为漫山遍野橙子树,秋天除了橙子由青转黄,没别的迹象。这种小藤蔓,落叶前,不是大众黄,而是红,红的彻底。
就在那天,还捡了好多特红的带回家,在瓷砖上摆整齐拍照。小小的,尖尖的,厚厚的,宝贝极了。
培墙上的青苔,阳光下,一转角就映入眼帘,我就感觉在我眼前游荡着一条鲸鱼。天然生成的,连眼睛、尾巴都是有模有样。
有花儿的地方就有我,也有蜜蜂。秋天,是一个金灿灿的季节,没有黄色的落叶,但有金黄的小野花儿。
这种花儿,很柔弱,叶子杆子都很细,唯独这个花儿,黄的耀眼,薄如蝉翼。微风轻轻吹过,一阵一阵的,忽闪忽现。
秋天的小红树,贫瘠的坡坡上,种不了橙子树,就任杂草自由疯长。野菊花黄灿灿铺满地,一棵小树红叶压弯枝,红的红,绿的绿,黄的黄。
奶奶的小菜园,不管什么时候路过,菜菜都长的特别好。那把葫芦瓢,就是大夏天,奶奶提水用来浇菜的。
露珠一颗一颗晶莹剔透,随处可见的青草,增添了无限生机和美感。
灰蒙蒙的天,抬头却有惊喜。坡坡上的刺条,搭着饼子树,从空中垂下来,星星点点,特别的温馨。
这儿都是石头,很大很大那种,表皮一层薄薄的土,会长些耐旱的杂草,差不多就成了一个草垛,我怎么也想象不到,路过这么多年,我居然还可以发现一株这样的藤蔓。
抬头不经意看见的,我从路上小心翼翼爬上去,遇见必须拍照呀。小小的爱心叶片,黄黄的,啥都不攀,就这样独立着向前,尖尖还有新长出的叶片。
你是一直都在,还是今年才出生呢,不管怎样,让我遇见,就是我的荣幸。
老远就听见滴答滴答的声音,小水流,如同线一般,垂直而下。
深秋的玫瑰,没有春天的娇艳,却有着别样的风采。
爬到一个山坡坡,在这个特殊的角度,就可以把我们小村组大部分的农户家拍照进来了。依山傍水,漫山遍野橙子树。
秋末还有冬天,眼里就只有橙子,拍的都是采摘背橙子的图片,路边的风景,我只是它们生活中的过客。
好啦,从春拍到冬,一年就这样结束了。2020,一个特别的年份,希望快点好起来,大家都好好的,然后我农闲时又可以到地里随手拍了。
我爱拍照,我爱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