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3曾经一个屋檐下7天,看到作家的生活,央视高级记者“长江”大姐

1989年,我在珠海的歌厅驻场唱歌,因为住的实在无法形容,于是父亲一个电话我就住进了珠海花城出版社。

我这个人的毛病就是不喜欢甚至拒绝资源的使用,直到走投无路时才会利用资源,这可能是一种利用方面的自闭症。

住到花城出版社后遇到了两位作家,她们在采风,创作,我不以为意,写文章关起门就可以啦,干嘛从北京跑到珠海。

姐姐作家每天都热情的跟我嘘寒问暖,有时候来一段朗诵,有时候来一段话剧中的表演,她开启了我对艺术领域的空白,她的名字叫“长江”。

这7天对我来说与其是邻居不如说是我进修了7天,四房两厅的屋子里装了两个大作家,长江姐姐跟你说话说到一半突然就跑进房间,四个小时后疲惫的出现在客厅,后来我才知道她灵感乍现,四个小时笔没有停。

另外一个作家比较不会另类,但是做菜速度惊人,四个菜一个汤,十分钟,我学会做菜就是受他的启发,这7天可以说是给我日后闯江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第七天的晚上,她们来歌厅找我,给我鼓掌,我还邀请长江上台唱了一首歌,这个夜晚是我离开学校后最快乐的夜晚,但是好梦易失,第二天她们就回北京了,送走她们回到空荡荡的客厅,我想哭,心头堵着却又哭不出来。

八年后的1997年,我出了专辑,去中央电视台参加综艺大观,排练时特别跟导演说了想找一下长江大姐,可惜当时她出差不在北京,这是我多年来的遗憾。

这么多年我一直关注这个姐姐,我看到香港回归时她的文章“晚到了一百年”,看到了她关于人性节目的文章“你立好遗嘱了吗”,作为央视记者,长江一直在为老百姓发声,最近一次节目,她以63岁高龄出镜,但依然思路敏捷,用情至深,采访中频频落泪,为老百姓落泪。

一个恪守职业,关爱别人的人是不会衰老的,这句话其实说的就是长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