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孩子“叛逆”,还是你不懂他?这样做,比你吼一千句都管用

前阵子,我跟一个朋友聊天,她女儿刚上一年级,是个特别聪明可爱的小女生,但是不知道为啥,我这个朋友一提起女儿,就愁得慌……

我感觉我家的熊孩子好像生来就带着搞疯父母的神圣使命。

在她的字典里,好像从来就没有“顺序”“规律”“按时”这样的词汇,你要她做这个,她偏要做那个。

每当我们火冒三丈,准备狠狠“修理”她一顿的时候,她却总能凭借一副“不按套路出牌”的逻辑,硬生生噎得我们哑口无言,吼也不是,打也不是。

但是吧,周围的邻居、孩子的老师,又都反映孩子善于思考,非常聪明。

举个例子:

夏天快到了,我决定带孩子去买几件新的夏装。

逛商场的时候,她盯着一件大风衣突然就不肯走了:“妈妈,我要买这件风衣!”

我摇头,说:“不行,你应该买件短袖衣服,风衣是秋冬天穿的,你见过谁在烈日下还穿风衣的?”

你猜她怎么回答?她竟然说:“超人!”

一时间,我真是语塞难言。

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养一个这样的孩子,分分钟感觉自己好像需要重新投胎一遍!

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相信,一定有不少家长也有这种甜蜜的烦恼!

宝贝的大脑中,仿佛充满着一股强大的力量,思维逆反力道很大,能突破成规,经常展现与众不同的特质,甚至语出惊人,但是难以管教,总喜欢跟大人对着干。

SO,如果你感觉自家宝宝有点“叛逆”,有点“难搞”,不妨看看他的指纹有没有下面的样子:

如果你家宝宝恰巧具有这个指纹特征,那么恭喜你!

因为你可能正拥有一个逆思宝宝

逆思型的孩子思维方式总是会与众不同,常常会用我们意想不到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家长、老师觉得很好笑。

但其实这只是孩子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已,不代表孩子的见解、行为有错。

通过朗纹多元智能测评,不但能掌握孩子性格天赋优势,还能够践行因材施教的理念,发挥性格天赋中的优势,规避劣势,扬长补短,科学引导孩子成长,化被动为主动。

其实,只要掌握好孩子的特质并用适当的方法去沟通和引导,那个曾经令你头痛不已的熊孩子,也会向着你规划好的方向前进。

推荐几本适合逆思宝宝的绘本,在亲子阅读时,可以让宝宝充分发挥逆向思维天赋,自行解读一下妙趣横生的反转剧情。

《三个强盗》

在我们的印象中,强盗肯定是坏人。

这里的强盗也不例外,他们穿着宽宽的黑斗篷,戴着高高的黑帽子,出门都是躲躲闪闪,目露凶光。

每个人见了他们都好害怕。勇敢的男人跑了,女人晕倒了,狗也逃了。

一天,三个强盗拦到了一辆马车,车上只有一个叫做芬妮的孤儿。

她正要去投靠姑妈,因为姑妈是个坏心肠的人,所以她很高兴碰到了这三个强盗。

三个强盗这次没抢到钱,就把孩子抱到藏财宝的山洞,这个孤儿问这些闪闪发亮的东西都是做什么用的呢?

三个强盗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要用他们的财宝。

为了要用这些财宝,他们就把所有走丢了的小孩、不快乐的小孩和没人要的小孩,统统都找了来。

孩子们带上红帽子,穿上红斗篷,住进了他们的新家。

后来,村子里的人全都戴红帽子、穿红斗篷。

为了纪念好心的养父,他们给三个强盗每人建造了一座高塔。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阅读指导:

家长可以边阅读,边问逆思宝宝:你听说过强盗吗?你觉得强盗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会用什么颜色来代表强盗呢?

家长还可以在最后结尾时,告诉孩子: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天使,都有他最善良的一面。即使是像三个强盗一样的坏人,也是可以被善良天真的小女孩打动,去做善事,去帮助别人,成为一个有爱心、懂得感恩的人。

《我想吃一个小孩》

在我们的印象中,鳄鱼是比较危险的动物,他想要吃一个小孩,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每天早上,鳄鱼妈妈都给小鳄鱼奇奇拿来很多好吃的香蕉当早餐。奇奇在茁壮成长中。

但是有一天早上,奇奇不肯吃香蕉了,也不肯吃卡车那么大的香肠,也不肯吃香喷喷的巧克力蛋糕。奇奇今天只想吃一个小孩。

这时,奇奇发现河岸上坐着一个看起来粗心大意的小女孩。他快步走过去,露出全部牙齿,好像一只随时准备出击的凶猛野兽。

结果……

小女孩一把抓起奇奇的尾巴,在奇奇的肚子上挠痒痒,后来挠够了,把奇奇“啪”地一下扔进河里。

奇奇想:真倒霉!太没面子了!他现在已经饿得晕头转向了。

他一边跑一边喊:“爸爸,妈妈,快给我香蕉!我要吃香蕉!我要变强壮!然后再去吃小孩!”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阅读指导:

家长可以边阅读,边问逆思宝宝:你觉得鳄鱼能吃到心心念念的小孩吗?你认为鳄鱼应该吃什么呢?鳄鱼和小孩,究竟谁会更厉害呢?

故事的结尾,还可以问问孩子:小鳄鱼还想先吃饭让自己长大了再去吃小孩,那小孩怎么办?

沿着刚才故事的思路,即便是逆思宝宝,也会很容易能想到——我也要多吃饭,长得大大的,这样再碰见小鳄鱼也不怕了!

绘本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呢?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顺思顺想,难免会有“山穷水复疑无路”之感,但用逆向思维去思考,说不定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

愿我们都走在最好的路上,充分了解孩子的天性,寻得一生的向往与期盼,待归来之日,满身荣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