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未认真记录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了,相较于之前的忙碌,最近这段时间刻意放慢了自己的节奏,读了几本书、看了几部电影,我发现自己的心慢慢安静下来了,当然,这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还有很大差距,路漫漫其修远兮,只要道路正确,吾将上下求索。
初次看到《罗小黑战记》这个电影,来自于个公众号的分享,其实当时只是一瞥,但因为看到其中浪漫国风这几个字,就动心了。一方面,缘于我的女儿,这段时间一直很喜欢国漫作品,在研究其中的额人物线条勾勒,许久未见到她发自内心的喜欢一件事情了,虽然她说其中一部分来自于同学鼓励带来的动力,但我更在其中看到了生命对于美的执着追求,我希望她能将这份爱好一直坚持下来,但我自己在国漫方面彻底是个门外汉,我能给女儿做到的只有全力的支持和鼓励,所以当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一定带女儿去观看这部电影;另一方面,看了一眼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自然而然地让我想到了宫崎骏系列电影,与我而言,和孩子们一起看宫崎骏的电影,更多的是在给自己的童年“找补”,每次看到那清澈见底的天空,想到那一盏温暖的路灯,略带惆怅的无脸男,我的内心瞬间归于平静,也许是这其中很多画面都是自己梦想中的“世外桃源”吧。
机缘巧合,上周五,朋友家儿子来我们家玩,他是个罗小黑迷,提出想看《罗小黑战记1》,第一感受就是画风很美,当天因家里有客人要招待,只看了后半截。发现不仅适合孩子们观看,其中关于和平、友情和初心使命的价值观,也适合我们成人,去反思、去审视自我。那天看的镜头并不多,但最让我感动的其实是小黑和无限两位主人公的日常,尤其是无限对于小黑的无条件的包容,让我也看到了最近在读的《妈妈是什么》中,渡渡鸟老师和三位孩子日常生活的点滴记录,睿智而无声,却照亮和孩子们的生命全程。
昨天晚上,全家一起去影院观看了《罗小黑战记2》。比起对于孩子们物质的满足,带来的短暂快乐,我更觉得精神层民的满足可以让我们每位家人都获得美好的体验,可以让我们幸福许久。这个也给了我们往后余生的亲子陪伴、夫妻感情精进及对老人的陪伴一个很好的思路,比起一件名牌衣服、一辆好车带给我们的短暂快乐,也许陪伴孩子的一次画展、观看一场电影、玩一场游戏,虽然短暂,但却可让我们的幸福驻足许久。类比下去,比起一次长途旅行,也许多几次的短途旅行,将带给我们更长久的幸福感。
哈哈,聊远了,回归主题,《罗小黑战记2》延续了1的风格和主题,人物刻画更加多元化。回头看一眼,同场的小观众们都是全情投入,在座的大人还没准确Get到笑点,就能随时听到身边的孩子开怀大笑,显然,这部动画电影的笑点是孩子们更容易捕捉到的。在人物刻画上,尤其是小黑师姐鹿野的刻画,一个充满矛盾、身世离奇,一直在追求自己生命自洽的人物。她看似强大的体内,更多是童年不幸遭遇带来的对于这个世界的排斥,对于人类的怨恨,对于师傅无限的深藏于心的感激,这一切压抑着她。但这些负能量并未压垮她对于世界最本真的爱,在纯真无瑕的小黑的温暖下,她一点点卸下冷酷的面罩,找回了人之初的喜悦。这场生命的救赎,对于我们每个童年缺失的本我,都需要经历这场过程,但前提是我们的初心一直得在,我们得始终清楚,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需要我们一步步去做,去寻找生命中的点滴意义。这世间有太多人活得像鹿野,背负着沉重的过往,习惯了自我封闭,却很少有人像罗小黑这样简单纯粹地活着。
从电影中展现的多元价值观来说,在这个人妖共存的世界,双方力量不免存在此消彼长,一丝涟漪就可能打破这层平衡。大家的观点众说纷纭,每个人都有其站位,都在衡量利弊。在这其中,罗小黑和化身为“人肉包子”的无限是一股清流。罗小黑最孤独无助的时候,给过他一个家的是人类,而带自己找到这个家的是妖精,在上一个故事里面,站在罗小黑身边的,既有人类也有妖精,这就是罗小黑的答案。
都说“只有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这句台词其实也可以反过来,在成年人只看利弊的世界里,能分清对错的小孩子,才弥足珍贵。孩子想不明白那些关乎万物存亡的大抉择,反而不会强求一个标准答案,因为他知道自己该为谁而战。忍不住感叹,有时候智者才有的能力,却也是孩童凭直觉就能做出的回应。也再一次领会到,一如既往的善良、朴素率真的可爱,就是罗小黑这个IP形象从番剧到电影的核心生命力。
同样,电影中的无限大人,身居高位,却能化繁从简,江湖风平浪静时隐于市,全身心修炼提升自我境界,遇到事情时却能冲于一线,这也是我们个人生命追求的目标之一,既干事又不困于事,生命始终是自己的,来去自如,虽然我们普通人无法做到如此随意,但其中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我们的内心。世外桃源就在我们的心中,与其各种内耗自己,不如向内探索,去追求自己内心的那一份安静和满足,这也是延长我们生命长度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