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 UDP通信

UDP通信原理

由于UDP协议不是基于链接的协议,所以在发送数据的时候不需要建立链接。在数据的每一次发送和接收的时候,都需要发送UDP报头,指定接收端的IP和端口信息。效率与TCP相比更高。使用UDP的常见服务如DNS,FTP等。
UDP数据包一般包含512个字节,当大于512字节时,可能会出现传输不稳定的情况。

示例:

# 服务端
# coding=utf-8
import socket
server=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DGRAM) # 基于网络的数据报协议 UDP
server.bind(('127.0.0.1',8080))

while True:
    msg,addr=server.recvfrom(1024)
    print(msg,addr)
    server.sendto(msg.upper(),addr)
    
    

# 客户端
#_*_coding:utf-8_*_

import socket

client=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DGRAM)

while True:
    msg=input('>>: ').strip()
    if not msg:continue

    client.sendto(msg.encode('utf-8'),('127.0.0.1', 8080))

    back_msg,addr=client.recvfrom(1024)
    print(back_msg.decode('utf-8'),addr)

  • UDP每个发送的数据都含所有自身的报头,不像TCP那样是流式的数据,所以不存在粘包现象。

  • udp的recvfrom是阻塞的,一个recvfrom(x)必须对唯一一个sendto(y),收完了x个字节的数据就算完成,若是y>x数据就丢失,这意味着udp根本不会粘包,但是会丢数据,不可靠。

  • tcp 协议的数据不会丢,没有收完的包下一次会接着收取上一次没收完的数据,本端总是在收到ack时才会清除缓冲区内容。数据是可靠的,但是会粘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