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技术型时评与传统时评的最大区别在于—–技术高于态度,随着读者的欣赏水平有所提高,希望时事评论中有更多的“干货”。这给技术型评论提供了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很多具有不同专业背景人,写作能力也在加强,甚至达到专业文字工作者的水平。这些专业人才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时评写作的版图,比如物理学教授李淼老师、IT从业者师北宸老师等等,都是技术型时评优秀作者。
――咋整:如何成为年收入数十万的专栏作家
现实生活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即中文系的学生要么整天看小说,要么个个都会写诗写小说什么的。其实历史上很多作家都并非中文系出身,而是半道出家。
不过,与学中文所不同,当记者对成为作家却大有帮助,文学史上不乏由记者转型为专业作家的大家们。
――十五言:十大记者出身的大文豪
写作不是可怜的事业,也不是穷人的事业。重建写作的尊严,最基本的前提是重建写作者的人格,而最基本的人格又建立在最基本的生存上。
――一个写作者真能靠写作养家糊口么?
自由职业是未来必然趋势。
――周冲:听说你也想辞职,做一个自由职业者
底层文学就是痛苦的文学,沉重的文学和穷人的文学。
――陈应松:非文学时代的文学痛苦
互联网时代是不存在怀才不遇的。
――齐帆齐:30岁学写作会晚么?
做选择,选择做和不做其实都是需要消耗意志力的,而习惯不用,习惯会变成一种本能
――摘自《意志力》一书
一个经典的面向人文科学的专业所提出的问题:学习文学、艺术或哲学能有什么实效价值?
――威廉·德莱塞维茨在斯坦福大学的开学演讲
文学最应该强调的是它的个性。我们为什么需要存在这么多的作家?我们为什么看了一本一本的作品,还要继续看?我想就在于每一个作家的共性特征不一样。每一个作家发挥自己的个性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就可以感受很多新的东西,可以不产生重复感。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有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有非常丰富的,非常新鲜的思想。好的作品往往不是一滩清水,一眼就可以看到底。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浑浊的,一眼看不穿的。
每个人必定找到自己的方式。无非离不开,第一是阅读,第二生活,加一条就是冥思苦想,再加一条就是反复地磨练,如果再加一条就是从模仿开始。
小说你说它复杂也非常的复杂,概而言之,无非就是小说要有思想,小说要研究人的情感,表现人的情感。小说最终要塑造人物,要追求独特的文体,小说要研究它的结构。在我个人创作当中感受到的就这么多了。
――莫言在网络文学大学上的演讲
我有的时候也把自己或者把作家比作工匠。因为工匠可以做一个桌子,可以做一个小船,我们作家通过词语可以构造人生。”
――勒.克莱齐
作家眼界的深度与宽度决定了写作的高度。
――刘震云回忆大学时他的恩师吴组缃先生说过的话
中国作家多数生活经验都很丰富,问题是当你的感情饱满、生活经验饱满、也有才华的时候,未必能写好小说。因为还有技术问题。“有这个基础,可能会使小说创作变成可以稍微掌控的事情。”
――王安忆对写作培训班的评价
杰里·克利弗一直在研究小说创作的过程,他分析,每个作家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都有共同点,即一是写作的欲望,二是写作的技巧。
――人民日报:写作课能培养大作家么?
大家用的技巧一样,但是故事不一样。每个人的情感模式不一样,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一样,写出来的作品就不一样。有天赋的人可以成为伟大的作家;没有天赋也可以写得很好。也许你的作品不伟大,但是写得足够好。”
――杰里.克利佛评价写作培训班
心灵鸡汤偶尔喝喝,是挺补的,喝多了是有毒的,之所以那么多人喝,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社会精神危机、人文危机的严峻性和解决心灵问题的办法偏差。很显然,沉迷于喝心灵鸡汤,还不如多想象困难,那是更加需要勇气的,虽然痛苦,也看似消极,但可能更加有助于解决问题。
――微信“半梦半醒陈泽”
文学的过程就是通过黑暗去寻找光明。“我们如果通过光明去寻找光明是永远寻找不到光明的,我们只能通过黑暗通过病态去寻找光明才能真正寻找到光明。”
――郭晓冬“文学是一种苦难”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儿童文学是让儿童快乐的一种文学。我一开始就不赞成这种看法。快乐并不是一个人的最佳品质。并且,一味快乐,会使一个人滑向轻浮与轻飘,失去应有的庄严与深刻。傻乎乎地乐,不知人生苦难地咧开大嘴来笑,是不可能获得人生质量的。”
――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演讲
儿童文学中“苦难阅读”不可缺少。一部文学史,85%都是悲剧性的。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当我们提到那些名著作品时,都是如此。比如安徒生童话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是给人带来忧伤和痛苦的。再比如《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小王子》都有一些淡淡的忧伤。当我们在说忧伤时,并不是让孩子绝望、颓废的,而是一种对生命的体验和认识,生活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是成长必须经历的阵痛。”
――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演讲
愤怒出诗人,苦难出作家。
――兰世立
一篇作品不是发自作家心灵深处,还有什么生命力呢?
――“茹志娟”
上高中之前我是个沉默和内向的孩子,不说话,甚至有点自卑。”于丹说自己不说话是因为没有说话的环境。在那个特殊年代,父母都被下放,周围也没有幼儿园可上,只能和姥姥在家,“我因为孤单而读书,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误读,但是书籍永远不会背叛。”
――于丹“我是好学校里的“差生””
“文学是一块净土,又是一座高山,也许我不会攀上巅峰,但我会全力以赴,奋力拼搏。”
――高玉宝
里尔克在《秋日》一诗中写道:“谁此刻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这正是他漂泊生涯的写照。
――里尔克《秋日》
我认为,苦难是一种财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苦难成就作家。所以,不要害怕、畏惧你所要经历的生活,不要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来逃避苦难。”
――朱秀海“苦难成就作家”
“人活在世界上重要的不是活的好,而是活的多。”
――加缪
他启发了很多现代小说家,幻想可以成为写作的源泉。对于那些缺乏生活经历、生活平稳的作者来说,想象力几乎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更多时候,幻想与想象是一种天赋,这种天赋可以让一个坐在书斋里的人闻到青草的芬芳,血液的腥味,听到精神病人的呓语,看见颓废者苍白的脸庞。
――后人评价卡夫卡
幻想不可能凭空而想。小说往往是隐喻。要想赋予隐喻更多意义和解释的余地,需要作者自身的积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写作时拼命把各种主义往上粘贴。写作过程就是这么神奇,那些平时的思考都会在不知不觉间在作品中体现,谁也说不清这个过程。想象也能有主题,也能有要表达的理念。
――幻想与写作的关系
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罗曼.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