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离不开“路径依赖”这个词。很多资源型国家都容易陷入资源陷阱,因为这类资源型国家既往发展的路径太容易,来钱太快了,继而忽略了基建,科研等各个方面的投入,最终不利于国家的长久发展。中国过去依赖投资和出口,地方政府依赖房地产,皆属于路径依赖的范畴。如果国内和国外的环境不变,其实挺好,但可惜如果总是依赖同样的路径来应对不同的,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那就容易陷入既往路径的陷阱。
个人其实也常常面对这样的困境。很多人一年经验重复十年,一套方法面对不同的人和事,那就很容易翻车。就拿销售这件事来说,改革开放以前,大家想得差不多,吃喝穿用都差不多,大锅饭,大计划时代,面对这样的环境,可能一套销售方案或者方法就能解决绝大部分人的需求。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面对不同年级段,不同成长背景的人,销售手段如果依然路径依赖,那么你很难将产品卖出去。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灵活应对,制定多元化的销售方案,进行个性化服务,才会大大增加销售成功的概率。
部分领导在管理团队时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既往大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思想单一,环境单一,常用的管理方法是制度化,统一化管理,从服装到工作习惯等进行高度统一。一是便于管理,绩效成果稳定,二是容易短期内创造奇迹。但是有些领导在管理新时代团队成员,当业绩出现暂时性的困境时,不想着提高符合当前时代环境的,创新性的管理方法,却怀念既往的管理方法(尽管这一方法在当时很有成效),比如统一服装等,其实更不容易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结果可能更加不容乐观。很多高效团队用事实证明,一个团队中,人的风格、做派、性格越多元化,其团队创造力越高。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才多元化及组织包容性的原因。
当然,路径依赖也不是完全就是无用的。就像每天刷牙,洗脸,走路等等,依赖既往的习惯,可以为我们节省大量的能量。如果连刷牙,洗脸这种事每天都要进行思考,推陈出新,每天去想怎么刷牙,怎么洗脸,会大大损耗我们的能量。当然,这里并不反对偶尔建立更科学的刷牙和洗脸习惯,使用更加适合自己的护肤产品,只是此类机械的事情。大部分时间还是得“路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