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无赖哥”

        儿子乐凡因为得了肠胃炎,请假一天。晚上同校的姐姐给他带回来一封信。信是用作业本撕下来的一页纸写的,还用一页做了一个简易的信封。信的格式有少许错误,但意思表达清楚,主要是说,他搬家了,再也不能跟乐凡快乐地一起打篮球了。这是封辞行信。

        引起我注意的,不是信纸上两个拿着球的简笔画小人,而是大大的“无赖哥已下线”几个字,因为里面有“无赖哥”这个绰号。

        对,这个绰号是乐凡给他起的。我曾因此批评过乐凡,说给别人取绰号是不对的,特别是含有嘲讽、贬低性质的绰号更是不能取。当然,我对我儿是了解的,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给人取绰号,完全是他风趣的性格使然,就算用了“无赖”这个含有嘲讽的词,也决无半点骂人的意思。后来我才知道,“无赖哥”姓吴,所以乐凡就给吴字组词取了这么个绰号。

        乐凡是个超爱篮球的人,爱上场打球,球也打得好;爱看CBA和NBA比赛,对NBA球队和球员如数家珍,而NBA球员很多都是有绰号的,一些没有绰号的,外国人的名和姓连着一起读也有点绰号加名字的感觉,跟我们的梁山好汉差不多。受此影响,乐凡也就有时会给人取个绰号。受潮流影响,他给人取绰号也常加个哥、姐的。比如看女篮比赛,看到李梦有化妆,从此就把李梦叫作“化妆姐”,再比如我们的“无赖哥”。

       其实取绰号这事,对于熟悉的人来说,如果双方都接受的话,有时也是蛮趣味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友谊的像征,甚至代表着友谊的一种深度,因为外号可不是不熟的人敢叫的。像小时候玩伴取的外号,到老了,经过岁月的沉淀,更成了彼此共同的回忆。外号一声唤,当年在眼前。

        行文此至,该介绍一下“吴赖哥”其人了。“吴赖哥”是个小男孩,读六年级,跟乐凡同校不同级;我们一起住在金龙苑小区,我家在后楼,他家在前楼。每逢周末,乐凡和“无赖哥”就会约上其他小伙伴在小区空地上切搓球技,那是他们的共同爱好。

        乐凡看了信很是感动,我更是乐见小朋友之间有着纯洁的友谊,就像《少年理想国》里的杨逆和蒋树遥。当“吴赖哥”在信上以“无赖哥”自称时,我知道,“无赖哥”不担接受乐凡对他的这一称谓,也用这一称谓来表达他与乐凡之间的友情。我不知道今后他们的人生轨迹如何,但我相信,在遥远的将来,他俩若是提起“无赖哥”这三个字来,一定会想起在金龙苑开怀大笑的每个周末黄昏。


——2023年3月22日于陆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