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一下。-大栗致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睡懒觉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命题。这与我们的人性有所违背,睡懒觉的真实意愿就是不愿意早起。这明显是拖延症的一种代表。
哥伦比亚大学动机学科学中心副主任海蒂·格兰特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一篇文章,分析了拖延症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一,海蒂认为,拖延是为了更完美的感受,害怕做不好。有人早起是为了学习或者工作,这一想起来就让自己有压力。提出奖励也不能让自己有所动摇。人都是趋利避害动物。利益不能撼动它,那就用危险来逼自己一把。很多研究表明,担心事情会变坏实际上会增强你的避害心理。而当你专注于避免损失时,你就会清楚,摆脱危险的唯一方式就是立即行动。你越是担心,你就会越快行动。海蒂说,如果你的拖延是因为害怕,最好的办法恐怕就是认真想想什么都不做的后果。
早上在床边打壶水,用热毛巾敷眼睛。听听音频,劈开混沌,缓三四分钟。如果比较严重赖床,早起玩手机。有意思才期待。
其次,海蒂说,还有一种拖延的原因是不愿意做。但是,谁规定了你需要等到你“想要”的时候,才开始去做事呢?很多高产作家之所以能创造那么多的作品,有一部分原因是,不管他们有没有灵感,他们都能按照例行程序来工作,强迫自己每天工作好几个小时。
>著名艺术家查克·克洛斯也说过,“灵感是业余人士的专用名词。我们其他人只是每天照常工作。”
在床头放张你榜样的相片,看看人家怎么行动的,告诉自己别人都在追求亿万富翁了,你还在纠结起不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