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天,上午跟一个孩子家长在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我说我有时候忍不住去打孩子,但是打孩子就一定都是负面吗?只要打孩子就不是好父母吗?我一直不明白我做的到底对还是错!今天看到下面一段话我觉得这个问题有答案了。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
捷克教育教夸美纽斯说,犯了过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受到惩罚,不是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要让他们日后不去犯错。
人生有些错误,孩子犯了无伤大雅,说说就过去了,但是有些错误,一生犯一次就够了;
这种错误就要惩罚,这是在保护他们,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学会遵守和适应规则。但,最好的惩罚方式不是打骂,这一点我深信不疑,但暂时没有更好的惩罚手段时,“打”算不算一种有效的方式呢?
如今,还有很多家庭是打孩子的,不过父母也是在孩子真的犯了错误时,雷声大雨点小的动动手;这是有技巧的,父母一个抄家伙的动作,孩子就吓得跑远了,不一会回家了,就会老实好几天。这种打其实更倾向于一种“吓唬”,让孩子知道这件事很严重,触犯了底线,学会反省和畏惧。
这样的孩子,心比较大,也比较皮实,长大后受到挫折,也不认为是多大的苦;别人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也不会难受好几天,他嘻嘻哈哈就过去了,心理承受能力很强。
这里不是提倡父母去故意打打孩子,而是告诉父母一个道理,孩子该有的惩罚中,如果只有说教,显然是不够的。打孩子不是目的,让孩子有所怕,有所敬畏,才是最重要的。
过去有句话,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其实是做人的一种底线,这种底线的形成,跟家庭教育脱不开关系。人有很多界限是不能触碰的,而很多时候,这种观念的形成,是靠惩罚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