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听到产品组的同事会去讨论很多关于答疑功能的话题。
之前有在产品中看到,自己支付和家长支付两种途径,并有意引导,用色块加重了“自己支付”这个button。
对于这样一个设计,进行了一些推测:
自己支付的优点:
因为自己支付更加直接,购买成功率会更高,通过家长支付,拉长了购买的过程,用户反悔和因为意外中断购买的可能性增加,所以更加偏好于“自己支付”。
所以将用户导向“自己支付”是有一定依据的。
我想了一些问题:
对于小学至高中这样一个学生群体,花上几百元去为自己购买学习的包月卡,对学生自己而言是成本较高的,学生本身很少有收入,在学习方面的费用更倾向于找家长买单(学生应该会乐意于向家长展示自己对学习的主动性,我也猜想很大一部分“自己支付”的学生,也是在线下的生活中与家长交流后,获得了购买的资金,自己偷偷购买也不告诉家长的学生应该是极少数的)。(Tip:这里通过定价策略,使得月卡更加实惠,吸引用户购买,以期反馈于日活量的增长)
或者说,家长比学生自己,更注重教育,更愿意为教育投资,且有能力去负担成本。(因为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可能也会是的购买有一些盲目性,会以一年这样的周期购买,而实际上并没有提供年卡这一种可选项)
(之后插入的一些东西:关于家长对产品能够产生多大作用的一个期望。
为什么需要了解期望值?
通过对期望的界定,帮助我们将服务做到更贴近用户。比期望值更佳的体验对产品本身带来更正面的影响;如果给用户带来失落,那么很大情况下这部分人就会流失掉。
家长的期望:
学生成绩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更加积极,并不会抱着将一款产品当作特效药来看待,稍微有一点提高,一个向好发展的趋势,就可以支持继续付费。那么让家长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动态,是不是一个高于期望值的点?家长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不了解,和教师缺乏沟通,都是传统教育方式的一些不足。那么,家长愿不愿意为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继续投入呢?)
于是这里的关系有些微妙:
之前做过一些类似的比较,我们像是在线教育这一块的“嘀嘀打车”,为学生(乘客)和教师(司机)建立联系。我觉得稍有不同的两点是:
大部分情况下,乘客是“打车”这一项服务的服务对象,同时也是为服务付费的单位。
而在我们当前的模式下,付费的家长与体验服务的学生,是分开的两个对象,虽说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可以促使家长继续付费的行为,但是学生与家长这一沟通过程,可能会被很多因素干扰,导致付费用户的流失。
“打车”服务更像是一类即时的体验,几十分钟的过程,到达了目的地。
答疑服务,虽然也限制在了几十分钟以内,完成了一次答疑,这更像是一个阶段性的达成,只开过了一个红绿灯的距离,教育类服务的回报周期会更长。
(可能这更像是家属给患者买药物治疗一样,产生效果需要一个疗程)
这里我想,会不会针对用户的首次付费体验,分配一些更优质的资源,例如分配“超赞讲师”或“超赞司机”这样的角色给用户,来获得一个良好的初印象;当然提供免单或是抵金劵这样的形式可以降低首次体验的门槛。
因为体验对象与付费对象的分离,我觉得对家长方面的联系有可以增进的空间;和教育服务的较长回报周期,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家长的联系,用以避免时间过长给二次消费带来消极影响。(图上也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的工作也大量集中在增加学生与教师,师生与平台之间的互动,而对家长方面作出的工作较少)
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传递给家长?有些学生可能并不喜欢这种像打小报告一样的行为。
建立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又担心之后脱离平台私下提供服务。
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更像是个外人掺合不了。
所以建立了微信平台和给家长推送教育类信息,提供人工的咨询服务,和微信平台支付渠道。
学生对家长的反馈很重要,决定了付费行为是否会进行下去,但是又要怎么做呢?或许又并不值得现在去做。(现在仍在吸引用户的阶段,变现能力还没有提上日程)
写得有点乱了,找个时间给自己解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