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之前先讲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寓言故事,上小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叫《小马过河》,讲的是马厩里的两匹马,老马对小马说你长大了,也该帮妈妈干点活了,这有一袋麦子,你驮着去磨坊磨成面粉回来妈给你做馒头吃,小马很高兴,驮起麦子就出发了,路上碰到一条河,不知道河水的深浅就不敢过河,它就问旁边吃草的老牛,老牛说水很浅,刚能淹没伯伯的蹄子,你放心过吧,这时候树上跳下来一直松鼠拦着小马说水很深,前两天我的一个伙伴就被淹死了。小马不知所措,就跑回去问老马了,老马说,水的深浅只有你过了河才能知道。于是小马又一次出发,它过了河以后发现,原来河既没有老牛说的那么浅,也没有松鼠说的那么深。
这个故事或许会勾起很多80后的美好回忆,我们暂且放下回忆不谈,由这则故事引出另外一个话题——读书。
很多人都想读书,但总是抱怨没时间、没精力,不知道读什么书,读起来又坚持不下来,往往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加之这个花花世界已经把现代人折腾的浮躁、自负、充满虚荣心,静下心来读书就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正因为这样,才更需要读书,通过读书获取知识,用知识来丰富智慧。
一、知识有哪些
知识有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所学的很多理论知识都是间接知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学历史不必亲自去考古、学地理不用非要走遍世界各地去测量,牛顿说:“我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而直接知识就是那些技能型、应用型的知识,需要亲自动手、操作和体验才能获取的,比如开车,只有亲自开着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加速、什么时候需要刹车,别人给你说十遍都不如自己体验一回;再比如游泳,看书可学不会游泳,它需要身体各部位相互的协调,多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如鱼得水。技工的高超技艺必须经过常年累月的积累,孰能生巧,巧能生变,然后积累起来,古时候拜师学艺讲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国企里也基本上延续这种师傅带徒弟的传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半句讲获取间接知识,后半句讲获取直接知识,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不能为了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放弃读书。这两者没有主次之分,我们出去游玩,可以领略不同的风俗人情、建筑风格、地理奇观,这些也可以从书籍中读到。
现在很多人游玩,一定程度上是在满足虚荣心,去了景点就是喊着茄子拍照,回来以后一句“也不过如此”就交代,这和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也有很大关系,正是这样才造就了全社会浮躁的心态。中国古代建筑中包含的文化信息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只有通过书籍和考察才能深刻体会,进而理解和传承。有些人说我只是单纯的出去玩玩,没想那么多,那这篇文章对你没用,还不如你打两局王者荣耀、刷一会抖音来的放松。
《小马过河》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老牛、松鼠、老马的话是一种间接知识,小马亲自过河知道水深浅,就是获取直接知识。
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出,间接知识有时候不一定适合自己,老牛和松鼠都没有错,只是它们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所以读书的时候就需要思考、怀疑、论证。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要从书中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生产力发展程度等出发,进而去理解作者所述之事。我们都知道恐龙很庞大,是因为有化石来验证,如果有人说那时候的树木也是无比的高大就不一定有人信。《山海经》:东海度朔有大桃树,蟠趣三千里。《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我们现在都认为这是一种夸张手法,现实中不会存在这么大的东西,把这当做神话小说来看,那如果你看了下边图片你还这么认为么?(图片来源网络)
这也是现代人不能理解金字塔、巨石阵、长城等古代工程是怎么样建成的原因。
二、读书的意义
书太多了,想读的书也太多,可就是不知从哪里开始。其实书籍之间是相通的,知识的积累是从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从读书的过程中找到一种获得感、成就感有点难,因为读书对人的改变是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改变的是一个人心智结构,改变的是一个人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反馈社会的内在思维,进而驱使他走向另外一番人生,中国自古以来的读书人追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读书所能达到的一种境界和进阶,读书是为了心怀天下,拯救黎民百姓。这种例子每朝每代都有,留下了无数至理名言。
这不是一句空话、大话,这是有真话、实话,现在各行各业的人一心想着赚钱谋取私利,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就是因为抛弃了这些看似空洞而实际很有用的理念,有几个人能把工作当做事业和理想来干?
三、活到老、学到老
最近在复习大学的一些课程,刚好看到物理学部分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结合所学和工作经历,对这一概念有了新的理解。这个定律有两种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开尔文表述: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也就是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
欧文-薛定谔对此定律做了综合性描述:
一个非活的系统被独立出来,或是把它置于一个均匀的环境里,所有的运动由于周围的各种摩擦力的作用都将很快地停顿下来;电势或化学势的差别也消失了;形成化合物倾向的物质也是如此;由于热传导的作用,温度也变得均匀了。由此,整个系统最终慢慢地退 化成毫无生气的、死气沉沉的一团物质。于是,这就达到了被物理学家们称为的热力学平衡或‘最熵’,这是一种持久不变的状态,在其中再也不会出现可以观察到的事件。
进而引出它的社会学意义:熵就是无序的混乱程度,熵增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发展的自然倾向都是从有序走向无序,最终灭亡。薛定谔说,“自然万物都趋向从有序到无序,即熵增;而生命需要通过不断抵消熵增,使自己维持在一个稳定而低的熵水平。生命以负熵为生。”
这样好理解了吧,封闭系统终究是要熵死的,为了避免熵增而死就必须产生负熵,产生负熵就是从这个封闭系统外去吸收能力、获取信息。地球是个封闭的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太阳这个负熵,地球也就不会有生命;炉子里的火要不断添加柴火才能保持燃烧,柴火就是负熵。人也是一样的,不吃饭就会死掉,不从外界获取信息就会无知,饭和信息就是负熵。所以为了维持生命力,就要不断补充营养,包括物质的精神的。
我们经常感觉过了某个年龄,人就失去前行的动力,不再接受挑战,不再学习,获取能量,这样人这个系统就会慢慢变弱,直至灭亡。所以有些人30岁就可能已经死了,有些人可能是40岁,活着的只是个躯壳,就像行尸走肉。
因此就要活到老、学到老,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管是干什么工作,处在哪个年龄段都要不断学习,吸取能力,使自己保持一定的生命力。没有时间只是借口,少看会八卦、少玩会游戏,多关心时政、多思考社会现象,驱使自己去探索虚假表象之下的内在本质,这样才能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日积月累,滴水穿石、绳锯木断,自然也就有所成果。一万小时定律,大家都知道,可真正做到的没几个。
读不读书还是取决于你要成为怎样的人,整天玩游戏的也是一种活法,泡在图书馆也是一种活法,人和人的差别不在外在,也不在财富,内在的精神和思维才是最大差别,书籍就是构建这种自我的基本素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