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初始,人人都希望天长地久。
如果天遂人愿,固然很好,人人都喜欢皆大欢喜的大团圆。
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人生活在细水长流的小确幸里,也不乏有人在婚姻里煎熬,度日如年。间或有年轻妈妈带孩子跳楼的消息见诸报端,令人唏嘘之后悄无声息。
婚姻更像一场赌博,几多欢喜几多愁。有人咸鱼翻身,也有人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婚姻里度日如年,鸡飞狗跳时,总会扯开拉锯大战,既过不好又走不掉。婚姻不是过家家,好了就玩儿,不好就散。
当你无数次想拍屁股走人的时候,突然发现心底还有割舍不掉的依恋,于是总在最决然的时候,又升起希望:或许还可以再试试。
一试再试,终不见好转。
这回可以来真的了。转脸又看见娃儿,哭得如此凄惨。于是,为了娃儿,再咬牙坚持下去,娃娃大了就好了!
当你以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咬牙投身到煎熬的滚滚红尘时,殊不知,鸡飞狗跳或一潭死水的家,貌似完整,却是伤倒一大片,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孩子。
如果婚姻让人倍感煎熬,相信男人和女人一样,都想逃离。
时不时有某个明星出了轨,大家义愤填膺,恨不得替他家媳妇儿灭了他。当然,也有少数女人出轨,那就是遭万人唾弃的当代潘金莲。
如果有一方出轨,绝不是偶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捋一捋忍着不离的婚姻,给孩子带来的是什么:
要求一个把家当旅馆的男人给孩子陪伴和父爱,是相当困难的,他完全是有心无力。
男人可以逃离,女人却是逃不掉的。即使心口插刀,还是要为孩子身兼数职。
满腔怒火放在哪?无处安放。
于是女人最拿手且顺理成章的戏码:把孩子当救命草,每天苦大仇深,祥林嫂附体。如果家有男孩,就会咬牙切齿告诫他:你长大可千万不能成为你老子那样的人渣!
如果是女孩,就会这样说:男人靠不住,你一定要争气!你千万要擦亮眼,可别嫁了你老子这样的混账!
相信此时有人中枪。
面对婚姻里的伤痛,该怎么办?
我们听到最多的,是这样的忠告:
1.日子就是这样的,谁家锅底不冒烟儿?为了孩子,凑合过吧,谁不是凑合的?
2.别想那么多,看开点儿。
于是,有人凑合着一家几口出游去了,欢天喜地;有人凑合着硝烟弥漫之后,一地狼藉。
凑合跟凑合是不同的:爹是爹娘是娘孩子是孩子的凑合,凑合得顺理成章;爹不像爹娘不像娘,孩子不是孤儿却似没有爹娘的凑合,会要了人命。
最经典的莫过于这句,“别想这么多,看开点儿。”
火上浇油的效果,它数第一。
给出“凑合”这样的建议,至少看到了你的情绪,而“别想这么多”,直接忽略掉了你的百爪挠心。
可是,我要告诉你,如果你在婚姻里倍感煎熬,你的每一个感受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它是最直观而且最真实的。
不要忽略它,不要麻痹自己,就像是——如果身体长了疮,不要忽略它,更不要掩盖它,而是去找医生做检查,对症下药,早日恢复健康才是正理儿。
婚姻也是如此,你的每一个感受都没有犯错,给它足够的重视,看看这样的情绪来自哪儿,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既然打算凑合,就要凑合的有品质,凑合的舒心。而不是糊里糊涂不解决问题,凑合一天算一天,把对人生的热情在煎熬中消耗殆尽。
不幸的家庭即使不散,也会给孩子带来无尽的伤痛。
幸福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必然是幸福的。父母不幸福,孩子怎么敢幸福?
爸爸爱孩子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爱妈妈,妈妈爱孩子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爱爸爸。
不爱会爸爸的妈妈,会将爸爸赶出家门,让孩子缺失了父爱;不爱会妈妈的爸爸,会把妈妈变成怨妇,让母爱蘸满了毒。
“爱”,不见得“会爱”。所以,当你在婚姻里为爱所伤,一定不要“看开”,不要“凑合”,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看你和对方是否都在自己的位置,你真的是妻子和母亲吗?他真的是丈夫和父亲吗?
成年的痛苦,大多来自于童年的创伤,一定要去童年找一找,看看自己在原生家庭里,是否在正确的位置——父母的孩子。
在那里,你会找到答案。
一个没有丈夫关爱的妈妈,她对丈夫的不满是可以渗透到各个角落的。
如果她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会同情妈妈,甚至会怨恨爸爸。他会生出保护妈妈的想法,在一个小孩子的眼里,这是孝顺。而事实上,他代替爸爸站在了属于爸爸的位置,无意中做了妈妈的“心灵配偶”。
还有的是爸爸突然离世,本来跟爸爸感情很好的妈妈无法处理自己的伤痛,于是,善解人意的儿子代替父亲继续照顾妈妈,无意中做了妈妈的“心灵配偶”。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难承担丈夫和父亲的角色。
这样的婆婆,也很难放手让儿子回归到自己的生活。
此时的婆媳关系,更似情敌。而如果男人看不到真相,回不到丈夫和父亲的位置。妻子只是在独自一人打一场永远不会赢的仗。
实际上,这样的男人往往很讲义气够朋友。真的无法一杆子打死,给他们扣一顶“人渣”的帽子。
缺失了丈夫关爱的母亲,使儿子在生命排序中站错位置,代替父亲做了母亲的精神支柱。在他们自己看来,这是孝道,而实际上,这是来自于童年的创伤。
只有看到表像背后的真相,跟父母和解,回到孩子的位置,才能真正做回丈夫和父亲。
悲伤的母亲会造就一个“心灵配偶”,也会给自己抓取一个“心灵妈妈”。这个“小妈妈”就是女儿。
这样的孩子善解人意,体恤妈妈,像个小大人,很会安抚妈妈的心,此时缺爱的妈妈是完全没有能力给孩子关爱的。看似妈妈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但是妈妈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企图让孩子拯救自己。
这样人人称赞的女孩儿,也是很难幸福的。因为她做了妈妈的“心灵妈妈”,没有得到来自于父母的爱的滋养,转而向丈夫索取父爱或母爱,没有能力做妻子和母亲。
如此,命运的轮回与复制就此循环往复,如同被施了魔咒。中招的,都是爱妈妈的好孩子。
这就是,为什么不幸的家庭即使不散,也绝对不是对孩子的爱。
(绕了好大一个圈子,我都快忘了主题了。最近心理书看多了,走火入魔的节奏。风筝飞得再高,幸好手中有线,往回收!)
所以,亲爱的朋友,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如果在婚姻里为爱所伤,一定不要逃避,好好捋一捋,看看哪里出了问题。所有的伤害,都是为了成长。
捋清楚了,如果继续,就一定给对方关爱,让婚姻成为你生命里的精彩;如果放手,就彼此祝福,感恩对方陪自己走过一段岁月。
无论好聚,还是好散,求的都是一个“好”,如此,才能让孩子不分裂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来自于父母。父母射向对方的毒箭,首先穿过的是孩子的身体。
牵手是爱,放手是尊重与成全。
无论牵手还是放手,一定要学会在婚姻里成长。当你足够成熟,学会了爱自己,拥有足够的能力让自己幸福——魔咒,就解开了。
愿,终得一人心可以白首不相离;也愿,放手时能够相视一笑泯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