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很想用下里巴人的俗语来表达圣人之言。但圣言也许就是最世俗的东西。因为世俗才能永流传。高雅不过是世俗中最最世俗的那部分精华。李煜苏轼等最高雅的词人,“问君能有几多愁,但愿人长久”,无一不是世俗。世俗到了巅峰就是高雅。我不高雅,就是因为没有俗透!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党有党史,家有家谱。一支英雄的部队一定有自己的史诗,一个老牌的企业一定不忘创业的初心。正因为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正因为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前进。这是我对“慎终追远”的第一印象。在家族中是个大混蛋的话,不太可能走入社会上层。
现在很多地方还留着宗祠,古朴的祠堂,雅致的对联,承载着祖先的告诫。士大夫、社会名流追祭远祖,秉承家风,做出榜样,引领民风,宗法社会一般如此。古代名闻望族必须确立本族文化系统,和现在的土豪暴发户的浅薄大大不同。家族,在那时是后辈的精神归宿。
家族之内的处事标准就是社会之外的处事标准,社会就是一个大家族,家族是一个小社会。这和”为人孝悌,仁之本与“的核心思想一致。卸磨杀驴的公司,不可能做到百年品牌。世界上数百年的老店、老品牌,一以贯之的一定是独立的文化传承,创新超越也一定是建立在慎终追远的本体之上。对自己的传承极爱,对自己的品牌极爱,对自己的老员工极爱。
有的公司对待老去的员工,狠狠地辞掉,这头驴转不动磨盘了,甚至成了阻力。觉得老驴们缺乏创造力,甚至体力都堪忧。老员工在知识更新上已经被90后拍在沙滩上,公司的决策层追上来又补了一刀。老板们连资本主义温情脉脉的面纱也扯掉了。短见的公司常会这么干,它早早地提醒25岁的员工,要看到自己可怕的未来,提醒年轻人早点打理跳槽的的资本,把背叛早早地预伏起来,企业文化走向势利化,利润的源头渐渐枯竭。
其实,把老驴供养起来,形而上的作用不见得比100万的利润差多少。有格局的公司,饱含深情地对待老员工,还会把主动辞职的员工联络起来,充当品牌大使,采取各种方式营造家族的温馨感。始终提醒他们,这里是你的精神归宿。每一个传统佳节,约请老员工座谈,春节时拜年吃饭,有困难帮忙解决。
商业的本质是人情,科技愈发达,人情的漏洞就越大。人的经验更加重要,人的体力智力瓶颈可以被科技突破,但经验却必须透过忠诚度人情味这些人的特质,才能发挥作用,稳定的公司文化系统,说真话办实事的作风,虔诚地履行本职,所有的大牌不都是这样成长的?
有智慧的老板,敢于炒掉的是不孝不悌之徒,巧言令色之徒。一个公司慎终追远的程度,决定它能走多远。用人文情怀骗自己,也比耍心眼儿骗客户好得多。慎终,立足现在的出发点,谨慎地预判终点,是稳稳地越过,还是狼狈地栽倒在终点。追远,追求远大的目标,不是一城一地。与其追寻好的结果,不如设计好的开始。
民德归厚的“德”,未必是现如今讲的五讲四美之类的品德。公司上下齐心,营造大格局,培育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看到未来,致力于服务社会,影响大众,这是大德 。所以一定要有人文情怀。
胡小林的公司,机缘之中,确立了优秀文化为本色的企业文化,并在全体员工中坚决贯彻。每一个项目执行,坚决让所有的客户亲身感知他的文化情怀,用情怀温暖客户,感召客户。企业利润不找自来,翻了许多翻。而且干的不累了,更舒心更踏实。
先用人文情怀“骗骗”自己,骗着骗着就信了。社会人格不能稳定的成长进步,是不是因为不懂得“慎终追远”呢?
有时候,看到一副剪影,听到一首曲子,闻到一阵书香,我会快速地回忆到一个幸福舒适美好的时刻。在这个时刻,一定保留着自己最稳定美好的人格,这个阶段的人格,高度契合了周边人文环境,为你带来了丰富的、享受生命的愉悦,并完整地存储在记忆的磁条里。
而后来的大多数时光,我们的人格也许,我只是猜测,也许会在应对各种变化中仓促地“被变化”。它并没有稳定地成长,甚至很不协调于周围。人格的主线,有一个起点,也有终点,而中途的路,地形复杂。忘记了起点的样子,终点也会模糊得不可辨认。更可能的是,终点就是起点。
因此,对于单独人的个体,自我慎终,自我追远,自我归厚,自我的精神肉体血脉人格的种种调节,绝不是可有可无。
论语上河图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