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APP体验分析报告——以用户的视角切入
本文作者(大四学生党)最近一直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学习,抱着学习的心态,体验了此款APP,想输出一篇产品体验报告来锻炼自己的产品感
相传此款APP的CEO是一位由运营岗位转行到产品岗位的奇人,人称老曹。从一开始自己做博客到现在拥有百万级别用户的产品,不得不说这段经历颇为励志。本人日后也想从事PM职业,抱着学习的态度,从用户的视角体验了这款APP,从而有了这篇产品分析报告,文章中也提出了个人看法,如有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批评指出,共同进步。
1.产品概述
1.1 体验环境
体验机型:华为Mate9
系统版本:安卓7.0
APP版本:3.0.5
体验时间:2017.10.15
1.2 产品简介
产品经理是一个以产品经理为主的学习社交软件,深度剖析国内外互联网业内动态,分享产品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用户体验设计、产品运营、产品市场和项目管理等专业产品知识,全方位服务于产品经理和运营人。其LOGO为蓝黄搭配的”M” 恰似两个人手牵手,寓意着每一个产品人能通过这里学习产品、运营、结交朋友、享受成长的快乐,slogan是 “ 与懂你的人学习”。
1.3 产品定位
以产品新人、产品经理等广大产品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学习交流平台,通过提供产品专业知识交流分享的服务,来满足目标用户的获取信息的需求、表达的需求、社交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1.4 产品发展
1.5 用户需求分析
(1) 目标人群
APP的用户可以分三种类型:
产品新人、产品经理等广大热爱产品相关的用户为主
进一步细分APP的用户可以分三种类型
内容输出者:分为两类 a.各领域的专家级人物 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自己的领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不断输出高质量的内容 b .有相关从业经验的学习型用户 ,有强烈的表达欲望 ,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乐于分享自己的见解
内容获取者----分为两种 : 准备从事产品行业的人(应届毕业生、想转行) 零基础、 零经验 、 渴望寻求一些基础入门知识及解答 b. 产品行业的爱好者’,有一定产品知识 ,渴望寻求高质量专业性解答。
第三方 有广告、招聘等引流需求的用户。
(2) 人群特征
普遍受教育的程度很高
渴望学习与交流
有强烈的表达意愿
(3)用户需求分析
随着互联网以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产品经理这个职位越来越热门,对能胜任产品经理职位的人才的需求也是愈演愈烈。但是当前国内的很多企业对产品经理的职责划分认识的并不充分,导致不少产品经理都是打着产品经理的幌子做着产品经理工作中的个别环节。
另一方面国内的产品经理的完善的培训体系尚在摸索构建之中,很多人想从事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却苦于不知道怎么入门,想给自己进行职场充电,却找不到合适的平台。
综上,广大热爱产品的用户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来进行职场充电,以便更快的提升自身能力。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解决方案:
简单的用户界面:相比知乎、微博等软件操作要简单的多。
签约了很多从事产品岗位一线人员,提高文章输出频率与质量。
开展各种与产品相关的学习活动(线上、线下),完成流量变现。
拥有自己的垂直类招聘渠道,让合适的人去合适的岗位。
1.6 市场现状
(图一)
(图二)
教育上 从图一中可以看到2017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交易规模达将到2180亿元,且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市场行情很好,市场规模很大。
内容上产品经理APP属于资讯类 根据图二中 2015年移动互联用户使用应用渗透率排名中 可以清楚的看到资讯类占到54.6%。加上超级APP微博、今日头条的生态用户,资讯用户量会越来越多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APP的商业模式 “内容+教育” 赶上了现在流行的知识付费时代,那么 在垂直领域的发展前景将不可估量。
为何知识付费如此火爆?
1.技术的改进:移动互联网让垂直化和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另外移动支付的普及,使支付工具在线上与线下的持续渗透,从而促使支付渠道的不断完善。
2.人们观念的改变:随着互联网的持续渗透,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从书籍转到了移动端;从漫无目的到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选择更加成熟。
3.消费结构的改变:近年来人均GDP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发展。用户对于"内容”和"知识"的付费意识更加明确。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在行业中占据什么地位呢?
从第三方数据可以看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搜索热度还是挺高的,应该是受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的影响。但作为产品经理学习平台行业的领头人总的下载量统计28万(安卓)是远远不够的,排名趋势也是不容乐观,这里选取的周期是90天,整体的排名是呈下降趋势的,最高排名是74名。 (作为粉丝有些小小的担忧,希望自己喜欢的APP能争口气)
2.产品分析
2.1 产品结构图
可以看出产品经理的信息构架脉络清晰,简洁轻便。首页“活动、文章、订阅”这3个选项放在最明显的位置,将浏览文章的高级需求直接放在一级入口而将个人设置、我的消息等低频需求隐藏在二级甚至三级入口,这种设计对于广大热爱产品的用户群无疑是友好的。另外分类浏览的菜单能帮助用户迅速定位找到自己想看的区域。简单的界面结构很容易让用户上手,纵观整个移动互联网APP,很少有针对爱好产品用户而设计的APP。另外从整体上看,“阅读、问答、学院、招聘”这四大板块相对独立,但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我相信这与“内容→社区→教育”的商业模式相关。
2.2 核心功能流程图(主要分析阅读与问答)
(1)从用户角度来看
产品经理其核心功能非常的简介清晰,进入APP后可以做两件事:浏览,发表看法。对于浏览操作,打开APP,选择阅读、问答既可以浏览,即点即看操作路径极短;而发表看法的操作成本、学习成本很低,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2)从产品的角度看
产品经理APP的产品设计,整体上逻辑清晰,轻盈没有过多的附加。用户打开APP就可以很快满足自己的核心需求而不拖泥带水。
2.3功能体验分析
让我们开始像小白一样体现这款产品;这款产品比较简单,没有欢迎页,引导页,仅有一个启动页面。我们打开APP映入眼前的是APP启动页,之后页面定格在“文章”的选项上。对于那些刚接触到这款产品没有注册用户,直接点击首页的文章即可浏览,但不能进行对文章的评论、点赞、收藏等相关操作,当进行相关操作时会立马弹出来注册登录界面。其中搜索与菜单栏分别在左右,其中菜单栏舍弃了原先的抽屉式改用矩形排列模式,让界面更加简洁,更加美观。界面可以随手指滑动左右切换,方便用户阅读。
接下来,让我以一个登陆用户的状态去体验产品的流程(主要是针对阅读和问答基本功能)
2.3.1 活动页
活动页呈现的都是一些线上、线下与产品相关的活动。活动页面以图文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利于用户快速了解活动的基本信息。另外可以看到每场活动页面的右下角会用“报名中”与“以结束”的标签来区分活动是否结束,左下方有发布活动的时间。这样做可以让用户直接识别自己喜欢的活动还突出了发布的时效性。
个人建议:
可以把线上与线下活动整体区分开来(线上一组、线下一组)
在活动界面上应该体现报名的人数,火热程度
从页面逻辑关系看,“活动”不建议放在“阅读”模块内,应并入到“学院”内
为了方便有意愿参加此次活动的用户,建议推出活动订阅提醒功能
2.3.2 文章页
不管是UGC还是PGC ,内容才是王道的今天, 让我们看看此款APP是怎么做的。 整体上信息布局符合阅读习惯(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作者发布的文章是按照时间的前后依次排列(最新发布排列在前面)没有所谓的大V特权,从而限制头部效益,提高普通用户文章产出量,在产品中确立用户平等价值观。 而且每篇文章会显示浏览的人数,并且文章封面节选于作者文章的图片。不足的是用户不能很快区分文章的类别,增加用户思考时间成本。建议将文章打上类似于“产品运营”或“交互设计”等标签,将其分类。方便用户迅速对文章进行定位,减少分辨思考的时间,从而减少操作成本。其次希望文章能加上点赞人数。点击文章后,底部会出现评论区、点赞、收藏、分享功能。分享的渠道种类齐全,点击作者的名字,呈现出的是作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发表的文章量、订阅量、阅读量、声望值 。可以关注作者但关注作者的功能入口隐藏较深,需要用户点击头像后才能看到 用户操作路径太长。建议把关注功能入口提前,可以放在文章的右上角。另外还会呈现作者过去所有写的文章、提的问题、回答、粉丝 让用户充分了解作者。建议可以增添私信功能, 提升平台的活跃度从而提高用户的留存率、粘稠度。
2.3.3 订阅页
优质的文章,一篇都不掉。通过订阅作者的专栏文章,作者新的发表的文章可以立马知道,节约用户的操作成本。在这里对搜索功能的补充说明,进入搜索页面会提示输入关键词 ,以及搜索历史、热搜词 我个人比较喜欢热搜词 , 对于产品小白来讲热搜词的出现可以减少我们的操作成本,缩短搜索时间,增加我们对此产品的好感。 当我们输入关键词会出现“文章”、“作者”、“问答”二级导航。 整体上结构很清晰,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2.3.4 问答
进入界面后可以看到,整体的排版结构是很清爽的。界面的最上面有“热门”、“最新”、“专场”、“提问”四个选项模块。问题的排版采取信息瀑布流形式,每栏问题会呈现出阅读量、讨论问题的参与人数以及用户头像。“最新”是用来收集每天用户最新提交的问题并展现出来,“热门”是平台根据问题的参与人数、阅读次数等相关数据区分热门问题并重新排列。我个人十分喜欢“专场”这一栏 , 点击进入问答专场界面 , 我们可以看到各大名企的资深产品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头像、姓名、工作职位,活动时间以及提问的数量,让用户迅速了解答题人的基本情况,快速定位自己想要问的问题。进入详情页,总共分为嘉宾解答和粉丝提问两个专栏,手指可以随意滑动切换。对话设计上分灰/白色模块循环,这样对于阅读者以及参与问答双方获取信息速度会加快。整体上用户体验很流畅但在用户体验细节上还可以进一步优化:考虑到嘉宾不可能回答所有问题,建议在粉丝提问中添加问题推送功能,推送量最多的优先解答,从而可以进一步对嘉宾回答进行按质量/时间先后排列,将优质的问题放在最上面,增强用户的参与感。
2.3.5 我的
对于UGC/PGC产品,主要满足用户对浏览和评论需求 ,既然把个人页面放在底部Tab中,可见这里也是用户需求频繁的地方。点击进入我的详情页,分“招聘中心”、“我的问答”、“我的消息”,其中我的消息采用小红点来提示用户已有更新,和朋友圈一个道理,用户看到小红圈总想消除,从而及时获取信息。 往下就是一排二级导航,并对导航进行分类,主要有文章收藏、打赏记录、我的订阅、我的关注、我的粉丝、我的活动报名、设置。方便用户区分判断自己处于哪一个模块中。个人非常喜欢收藏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很好的记录自己曾经收藏过的文章,以后回看也方便的多。但个人有时看到一篇好的文章但忘记收藏导致下次就很难找到,建议添加一个文章浏览历史纪录功能。关注功能,其实就是你关注的人最近的动态,如关注用户提出了哪些问题,发表哪看法,又新增哪些粉丝,算是对社交的一个尝试。单论社交方面 私信功能一直是网上被人所诟病的一个功能,但此款APP的目标用户显著的特征是高素质、高文化,所以我个人觉得可以添加这个功能。在产品交流氛围良好的平台上,私信可以提升产品社区活跃度,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
3.竞品分析
3.1 竞品选择
本次选择知乎(5.4.1)和简书(3.0.2)作竞品分析对象,主要目的是针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 “文章”和“问答”功能,分别选择典型产品“简书”和“知乎”进行对比来寻找优化方向。
3.2 竞品对比
通过基本信息的对比,可以发现,产品经理的产品定位是广大喜爱产品的用户,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产品经理这个职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入坑,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个平台给了他们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因此产品经理社区在互联网产品类垂直教育行业一马当先。其次产品经理的slogan明显更接地气一点,让人有一种归属感。相比知乎、简书APP的产品定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显然更加专业,在产品行业的不断深耕, 专业的社区,优质的内容 , 可以让此款APP走的更远。
3.3.竞品功能体验分析
(1)问答(知乎VS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比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知乎作为最大知识问答社区,首页就是问答页,进入页面后 ,我们可以看到 搜索与提问功能分布在一起,紧跟着就是“动态”、“热门”、“发现”三个二级导航 。从结构层次上 知乎似乎更胜一筹, 并且知乎对问题进行了不同分类 比如“创业”、“财富“,另外点 击“···”会有不感兴趣、分享的功能,可见知乎是以用户为导向进行话题的智能推荐。 点击问题标题进入详情界面,知乎对问题本身会贴上标签,会对关注问题的人数与评论数量等进行统计公布,此外拥有“关注问题”、“邀请回答”、“添加问题”三个功能。相比之下,知乎更注重知识问答社交方面 对核心功能的突出让用户迅问题速定位 ,使用户体验更加流畅。另外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所有的问题回复以及用户的互动采用全部展开的形式,而知乎是对问题回复进行折叠,同时还将问题进行质量排序与时间排序。瀑布信息流展现的方式显更加简洁舒适。 这里有一个细节,在知乎向下滑动翻阅时,有一个非常人性化设置,就是将题目与三个核心功能一直处于最顶端,当用户需要用到某一功能时能迅速找到,节省用户操作路径。
(2)提问 (知乎VS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既然是问答,有问才有答 。 让我们看看知乎是怎样做的,提问的入口直接放在一级菜单, 点击进入详情页,提示输入问题、添加问题补充 。 从结构上两者几乎接近,但在知乎中,输入问题时系统会自动索引,判断问题是否重复,相比之下人人对“提问”过程的是十分简化的,随着时间的累计可能带来重复信息堆积的问题;功能上,人人暂时只有添加图片的功能,而知乎同时提供图片编辑、@你所关注的用户、匿名提问三种功能,知乎的功能更加完善,更加注重社区的社交;从体验上,问题被回答的速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优于知乎 ,我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提的问题平均5分钟被回答,而知乎一个月都没人理。
(3)文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VS简书)
与人人相比,简书没有隐藏的菜单栏,所有文章的分类直接显示在上面,需要手指横向滑动寻找,可能对于新人比较友好但比较费时间。个人感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点上要做的更好点,将文章的分类放进菜单栏里,以类似宫格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视觉体验上来看所有文章分类一目了然,方便查找。
简书整个页面做的非常精细。
设计上,文章排列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线,看上去很柔和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看上去比较严谨,我猜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里面的文章比较专业性的原因。
进入文章详情页,简书会展现作者的人物头像,文章字数、阅读数。紧接着就是关注功能。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则比较简单,并且关注功能隐藏的较深,需要点击作者名字,进入个人详情页才能关注。
评论处 点击对话 弹出来的对话框体积较小,具备@功能、表情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则是覆盖全部、不具备任何功能。另外简书粉红色的小数字很有特色,让人想点的冲动。
4.用户意见
4.1 用户意见评分
最近网上搜索关键词"产品经理"的热度还是很高,但是真正使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用户评价如何呢?可以看出此款APP的所有版本评分是3.6颗星,用户的满意程度并不很高。另外我选取了一年之内的每日评论数量,正面评论总体上比负面评论多但评论的数量却很少。我觉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款APP应该注重平台内容的优质化,不要盲目追从风口,而是根据自己的产品定位一步一步改进,不要过分急着追求商业利益,而是站在用户体验角度上一步步商业化。那么这家独特的公司获得使用用户好评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4.2 用户意见详情
从评论详情来看: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闪退、页面数据加载、注册的问题,希望加大对BUG的收集工作,优化注册流程。
5. 如果我是PM
1. 新用户使用时,进行简单的画像采集,另外添加智能算法推荐功能。
目的:产品经理是一个隐形门槛很高的职业,对于用户进行简单的画像采集可以很好的区分是产品新人还是高级产品经理,从而平台可以根据不同人群来推荐不同的文章。
2.将"活动"从“阅读”的一级导航中去掉,放入“学院”中
目的:既然以内容社区为主,就要优先解决用户阅读的高频需求,应该把重点放入引入更好的专栏作家,输出更多有深度的好文上,根据产品的定位慢慢的寻找商业变现。
3.加强运营,广告等资源的投入
目的:通过运营、广告的投入吸引更高层次的用户,让自己的产品更具包容性,吸引更多元的用户群,为未来的商业持续化提供可能性。
4.优化用户细节体验
目的:好的产品离不开用户的拥护,用工匠的内心去打造一款产品,不断在细节上打磨、优化,重视用户反馈。如可以添加用户自筛选和主页推送机制。
5.关注产品新人,为其打造个人IP,为商业化带更多可能性
目前产品的多半优质文章由签约作家输出,缺乏对产品新人的关注,建议鼓励新人进行文章创作,提高整体的创作热情。
6. 总结
总体来看,多年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直紧紧围绕自身的产品定位,通过有效的用户管理和激励机制、签约专栏作家、建立问答专栏打造高质量和专业化的知识社区氛围。其产品的功能流程逻辑清晰,结构层次简单清楚,界面简单自然。但在提高“问答”的有效互动频率和“阅读文章”的体验方面还有可优化的空间。
在变现的道路上,自己摸索出"内容→社区→教育“的商业闭环。当下知识付费如火如荼,知乎、得到都在知识付费的道路上越走越大,但知识付费不同于外卖、出行等行业”高频+刚需“,知识交易频率相对较低但个性化程度非常高,用户对专业化和垂直化等优质内容需求很大。也许不久的未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种高度垂直化的内容学习平台会以音频或视频直播为切入点,在知识付费的大浪潮下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