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08周琳
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刚过,鉴于一位父亲的推荐,我在四角书屋找到了《和平是什么》。原来与我亲密接触几天的林静老师居然是绘本的译者。
“和平,可能是这样的:不打仗,不扔炸弹,不破坏房屋和城镇……饿了,谁都能有饭吃;学习,还能和朋友在一起……一个人只有一次,最最珍贵的生命……”。著名日本绘本作家滨田桂子通过孩子日常生活场景的生动再现,展现了和平及生命的意义。
和平是什么?儿子说:“不知道!”13岁的女儿说:“人民友好相处,世界大团结!”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和平的概念也不同,作者最初认为,本本都是传递在二战中战争带来灾害悲伤的故事。为什么没有一本传递“和平的喜悦和生活的愉快”有关内容的绘本呢?绘本的价值在于:不光是从过去,和平年代中,孩子们也需要思考和平!的确,“和平教育不只是讲过去的战争,从日常生活中也能思考和平。”
绘本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强烈的色调形成对比,封面上书名和图画中的人物用各种颜色呈现表达了:这个世界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理念。大大的问号吸引着读者的思考。 绘本封面封底及环衬页的暖色让我看到了一种温暖和希望,作者惟妙惟肖地用鲜亮明艳的色彩表现和平,色彩晦暗,混乱无光的画面表现战争的惨烈。
正文中一个黑色画面出现时,我看到了一个大叉叉,它意味着“不!”我的两个孩儿说:像飞机、像鸟……,即便是灾难来临,她们看到的也都是美好的。
“做了错事,就说对不起”。我们无论工作还是家庭中,总会有摩擦,相互理解、宽容是化解矛盾的羽翼,是解决矛盾的和平之道。
“饿了,谁都能有饭吃。”它呈现的是一幅来自不同国家的大团圆:有残弱者、有喜欢小动物的、有爱心的……他们用手抓着面条吃、站着吃、坐着吃,相互喂着吃。我将它命名为“众人拾柴火焰高”:和平象征着一团火焰,在孩子们相互包容、相互关爱中冉冉升起,永不磨灭!“
和平——就是,我能来到这个世界上,真好。”画面中小男孩和善的眉宇之间与我碰撞时,似乎是我的二宝在与我对话:“妈妈,来到这个世界好幸福,我们不希望打仗,我们喜欢“和平”美好的生活。”这本童书用朴素的语言道出“和平”的真谛,“和平的幼苗”将在孩子稚嫩的心中成长,延伸阅读可以是《铁丝上的小花》。
作为一名军属,如今的工作性质是又是一名服务现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我希望未来在这个城市中,能组建一个红色文化志愿服务宣讲队,充分发挥闽西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优势,以红色绘本为媒介,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绘本红色教育基地”,利用清明、“八·一”、9.30烈士纪念日等时节,为现退役军人讲述英雄战斗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