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做主也需要刻意训练

自从学习演讲之后,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觉知越来越强了。在很多决定性问题上,我都会主动、刻意提出两个以上方案给孩子选择(事实任何选择基本都是家长的意愿)。这样的过程需要刻意练习,其结果就是孩子很容易接受,因为这是他自己选择的,他自己做主的,所以他肯定要遵行。

比如,今天去超市购买一些年货和零食。买单出商场之后,孩子忍不住就想品尝购买的可以吸的果冻。孩子一天的表现都不错,我立即就答应了他的要求。他开开心心的品尝起来,几口就把果冻吸完了,最后一口使出吃奶的尽了,明显还不过瘾,再要求吃一个,我没有底线的再答应了。

两个果冻下肚,孩子的欲望越来越多,还要求再吃一个。一同前往的小姨一口答应,我立即制止,接着说“你可以现在再吃一个,但你吃完这个,剩下的就再和你没关系,你都不能吃了。还有一个选择是,你现在不吃了,剩下的回家都是你的。你自己选择。”孩子拿着第三个果冻,停了几秒,然后说,我现在不吃了,回家后都是我的。

小姨听后欣慰地笑笑,然后轻轻对我说“不错啊,延迟满足。”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今天他能答应,是因为过往我对他刻意练习培养的。

孩子玩游戏很长一段时候后,想让他停止游戏,去做其他事情比如晚上去洗澡,或者去吃饭等。通常孩子玩得开心,哪里愿意结束转而做其他事情呢。比如要结束游戏去洗澡,这时我就会给他两个选择,一个是立即结束去洗澡,另一个是再玩1分钟,之后立即去洗澡。想一想孩子肯定会选择后者,在这后者这一分钟之内,家长给孩子一个预备时间,或者说是一个心理准备时间。同时给孩子选项,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做主。他会很乐意做到他自己选择的。

这样给孩子选择的方法,我屡试不爽,孩子都会非常开心的去遵守他自己的选择,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这样孩子在做事时不会有情绪问题。事情进展效果会超过预期。

给予孩子尊重,让他们自己做主,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刻意练习。只有刻意练习,每次遇到问题,让孩子自己做主时,他们才会愿意去选择,愿意承担责任,也让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更顺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