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经常打电话吧?怎么打都会吧?嘿嘿。比方说母亲节给妈妈打电话,你这里拨妈妈的号码,妈妈那边的电话会嘟嘟响来提醒妈妈接电话,妈妈点一下“接通”,你们就能聊天了。 你是不是感觉打电话就像是两个人之间有一条传送声音的通道,你和妈妈各在一端,直接通过这个通道来讲话双方就能听到了? 但你知道真实情况吗?作为在一家很有规模的通信公司工作过好几年的人来告诉你吧: 在你和妈妈的电话之间至少还有三个很关键的节点,一是你周围的无线基站,二是电话系统的控制中心,三是妈妈附近的无线基站,这三者之间是通过很长的通信线路连通的,可能几公里,也可能几万公里,这个取决你和妈妈的距离,在你拨号的时候其实是在向你附近的基站发送信号请求,基站会接到你的请求后做一个初步的工作(比如判定你的号码归属地)将其传送到电话的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你拨的号码的区号来判断妈妈的所在地,然后将这个请求发送给你妈妈附近的那个基站,基站收到请求后发出信号给妈妈的手机,然后手机铃声响起...
前一个你理解的电话运行方式就是你的“心理模型”,后一个就是“实现模型”。 为什么会有“心理模型”的存在?因为人类认知事物的能力有限,所以倾向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产品是怎么实现的用户根本不关心,关心的是产品使用起来是不是跟自己心理预想的是一样的。老人们很多都不太愿意使用智能手机?为什么呢?因为她们对于电话的心理模型就是有个拨号键盘,直接按数字就能打电话,但是我们的智能手机是怎么样的?绝大部分没有实体键盘,怎么在触屏上拨打电话成为了妈妈们不使用智能手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边涉及到一个“表现模型”,拿iphone来举例,拨号键盘是跟通讯录、我的收藏、最近通话几个功能放在一起的,通过Tab的形式来切换,这样就有时候会显示的不是拨号键盘,这个是产品的设计者决定的,叫做“表现模型”,是决定如何将产品呈现给用户来用的,表现模型把实现模型换一种方式来展示,使其更接近用户的心理模型。
用户的心理模型-用户认为产品应该怎么用,这个是可以塑造的,比如新手引导就是一种手段;表现模型-用户可以怎么用,这就是你设计的用户界面,广义的用户界面,不是视觉设计;实现模型-产品是如何工作的,这个一般我们无需太多考虑,主要由技术同学来负责。
工业产品都是以实现模型为核心,表现模型是个缓冲地带,尽可能的跟用户的心理模型一致,如果因为技术、成本等原因保持不了一致,那么,对不起,只能是用户来是适应产品了。 互联网产品不一样,都是以用户心理模型为核心,表现模型设计要尽可能的去与心理模型一致,然后实现模型把表现模型实现出来,虽然也存在设计向技术、成本的妥协,但是基调是不会变的。
实现模型往往与心理模型相去甚远,所以需要表现模型将复杂的实现逻辑“掩盖”起来,给用户呈现一个跟用户心理模型相近的表现模型--也即是结构呈、框架层、表现层上的工作,表现模型与心理模型越接近,用户体验越好,反之则越差。 用户的心理模型也是可以被不断改变的,比如说之前iOS界面之前用了大量的隐喻,现在用户已经很熟悉了,就可以用扁平化的形式了。
为什么设计要保持一致性,这个页面的按钮是什么样,最好别的页面的按钮样式也最好保持一样,这就是用户的心理模型已经逐步建立起来了,你就不要再去冲击这个模型了。做设计甚至做事情最怕的是啥?就是变动(设计里边叫调整,直白点就是改改改)。其实人性都是要求世界尽量简单一些,跟自己已有的经验认知保持一致,这样最舒服。
不过用户心理模型也是可以塑造的,大凡在这方面做的比较成功的公司都是比较成功的。比如iPhone重新定义了电话、收礼只收脑白金,等等,这些在传统广告界经常用。
再来看看国内一个建立用户心理模型的优秀典范--360,我们不去评价这家公司怎么样,仅仅看他的建立用户心理模型的作法就知道他们的厉害了,比如“你本次开机用了45秒,击败了全国20%的用户”“你的电脑好久没有体检了,健康程度50分...”,在360告诉你这些之前,你心里对这个有概念吗?现在呢,是不是因为开机速度击败了90%的用户而感到窃喜?嘿嘿,你的意识被俘虏了,一个新的用户心理模型被构建了。
这三个模型的理论是以后我们讲到的设计原则的基础,比如“如果不是特别好的创新为什么要按照标准来”。
推荐一本书,《认知与设计》作者: Jeff Johnson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这里边讲了很多基础的认知规律,对做设计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