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来到这世间,离去也是空荡荡的自我。所谓陪伴不过是肉体亦或是精神上的同行,从客观事实的根本意义上来看待,无论你是单身或是恋爱,已婚或是未婚,你的精神和肉体从来都是独立的个体,从未能撼动。
恋爱许久,不妨出现二人三观出现些许偏差发生争吵,但令我难以喜欢上的便是以关心的名义让我去做打心底不想的事,无论好坏与否。以我时常熬夜为个例子,我知你是为我好不愿让我熬夜,我也明白你的用意,可若我有想做的事情并愿意为此耗费我的时间哪怕已是深夜,为此争吵已是身心疲惫。你让我不熬夜,这个关心在我本身我的思想上只是对我生活作息的一种建议而不是对我如何执行的决定,这是在尊重我意愿的基础上的建议而不是违背我想法的指令性要求,倘若你忽视我个人的想法以及我自行的安排这无疑是对我自由的干涉和个人的侵犯,也许你对我的好达成了我却认为这不好,这是对我身体的好却是对我精神的不好,我依旧不喜欢。
现实、小说、电视剧不妨会出现女方或男方过于依赖、遵从对方的意愿而失去自我,可我认为这并不是失去自我,而是自我的软化,从肉体上从精神上。从人的出生一刻起,人的肉体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直到死去也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从失去一说;精神上习惯性依赖于对方的想法,说到底就是自己的精神依赖于他人思维体系而自己的想法和决定能力弱化,并不是失去自我而是习惯后的弱化。
时光踱步而行,我也在这悄然而逝中成长,我的肉体我的精神从始至终都是独立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