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人一定要做到内容为王,要不会死的比鬼还惨

古代南昌有两个书生,一起在北兰寺(被懒死?)读书,一个年长,一个年少,相处得很好。 一日,年长的书生回家后突然去世了(人生十分的无常,今天活蹦乱跳,明日命赴黄泉,极为常见!看看朋友圈经常晒死人的就知道了),那年少的不知道,还像平日一样在寺里读书(没微信的确不方便,也可能寺里没wifi信号)。到了天晚睡觉时分,那年长的书生推开门走了进来,上床抚摸着书生的背说(断背?):“我离开你不到十天,不料得了急病而死,现在我成了一个鬼,你我朋友之间情谊很深,我实在是割舍不下,所以特地前来与你告别。” 年少的书生被吓得开不了口。年长的安慰他说:“我如果想害你,岂肯将实情原原本本告诉你?你千万不用害怕。我之所以到这里来,是想将几件身后事托付给老弟。”(老书生的家人亲戚儿女呢?没有?还是不可托付?) 年少的此时才稍稍有点定心,问年长的有何事要交托。年长的说:“我有个老娘,七十多了(按古代人结婚年龄估计老书生也就是五十多岁年纪,缘何死得如此早?想来读书不精,50多岁也无功名,失败而死吧?)。我的妻子,年纪还不满三十岁(晚婚是因讨不到老婆的缘故?),她们一年只要有十几斗米就可维持生活了,求你能救济她们,这是第一件事。(可怜的一生!可怜的一家!)我有一部文稿尚未交付出版(自媒体审核未通过?编辑们一定要慈悲为怀,弄不好会死人的!),求你能带为刻印,以使我的微名不致被湮没,这是第二件事。(以年老书生读书读到死也没读出个名堂来看,未付印之书稿估计也是信息垃圾。好读书者,分两种:一曰有效的读书:开口五公分,深度一千里者属此;二曰无效的读书:开口一千里,深度五公分。老书生读了一辈子书,揣测他应属于第二种读书人,愿年少书生警醒)最后是我还欠那卖笔的几千文钱,来不及还了,求你代还掉,这是第三件事。”(此段读来极为心酸,读书人何致下场如此???哪里是来不及还账,死了都没钱不得不死赖账而已啊) 年少的听着连连答应,年长的便起身告辞,说,“承蒙老弟答应了这三件事,我就走了”。说完就要离开。 那年少的见他说话很近人情,外表也和往日没什么两样,渐渐地不再害怕了,于是就哭着挽留他,说:”这次是与兄永别,何不多留一会再去呢?”死者也哭了起来,重新坐到床边,又叙谈了几句生前旧事,然后再次站起身来说:“我要走了。”但却站着不动,双眼圆睁直看着年少书生,外貌越变越难看。年少的十分害怕,催他说:“兄长的话已经说完,现在可以走了。”那年长者的尸体还是直挺着不去。年少的敲床大叫,那尸体还是不动,照样挺着。年少的更加害怕起来了,转身朝外就跑,不料那尸体紧跟在后;年少的跑的越快,尸体也追得越紧。如此追逐了有几里路,年少的翻墙时摔在地上,那尸体不会跳墙,只把头耷拉在墙外,流出的口水直滴在年少者的脸上,湿漉漉的。 天亮以后,过路人发现了年少的,就给他灌了姜汤,他这才苏醒了过来。年长的家人此时正在到处寻找死者尸体,听到消息,急忙赶到,把尸体抬回家去安葬了。 见多识广者评论此事说:“人的魂是善良的,而魄却是邪恶的;人的魂是聪明的,而魄却是愚笨的。年长的死者一开始来的时候,他的灵魂还未完全泯灭,魄依附着灵魂的指向行动。等到要离别的时候,他的心事没有了,灵魂也就失散,可魄却留下来了。灵魂在的时候,是个人;灵魂没有了,就不是人了。人世间那批行尸走肉,都是魄在指使,只有那些有道德的人,才能控制住自己的魄。 慢酌客说:其实大部分人一生很努力,但却死的很惨,原因就像两种不同的读书者一样,开口和深度不同,结果完全不同。等年老了,将死之前,再像年老书生一样玩命,照样死的很惨。 道理好说,但大部分人依旧死的很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语》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马森解读: 这句话的关键点,就是这个“朋”字。搞懂这个字,你才能理解这句话...
    马森工作室阅读 2,929评论 0 0
  • 9月12号上午,据知情人士称,文化绿城小学五年级学生没写作业班长撤了,从20楼纵身跳下。 同一学校的家长称,第二天...
    低效率的勤奋者阅读 10,293评论 13 26
  • 2.17.8.19 星期六 晴 看完这部影片,对我的感触很深。 秘密就是一种能帮助你在人生中更有效、更能创...
    cz陈芝阅读 1,514评论 0 0
  • 想当初,为了寻求一个能满足我学习需要的英语学校,可真是没少费劲。离家近的学校最终放弃,最后选了一个开车往返都要1个...
    妮妮小屋阅读 3,851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