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小故事

鸡鸣狗盗(ji ming gou dao)

成语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网络配图,侵权立删


战国时期,有四个礼贤下士的人,并称为战国四公子,分别是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孟尝君,帐下食客三千多人,个各都是贤能异士。每次孟尝君遇到困难,食客们必然鼎力相助,帮他解决困难。

秦国秦昭襄王一向很仰慕孟尝君的才能,希望能得到孟尝君的辅助,因此特意派人请他到秦国作客。孟尝君为了报答秦王的赏识,于是就送上一件名贵的纯白狐裘,作为见面礼。孟尝君与秦昭襄王二人一见如故,秦王对于孟尝君的才华也是非常敬佩,最终拜他为宰相。

但是总有一些嫉贤妒能的小人会在暗中使坏,秦王对孟尝君的宠幸,引起了秦国大臣的嫉妒,于是有许多大臣就在秦王面前说孟尝君的坏话。刚开始秦王并不理会,认为这些人说的都是无稽之谈,但是大臣们再地向秦王进谗言,所谓三人成虎,慢慢的秦王对孟尝君产生了怀疑,久而久之孟尝君还是被被软禁了起来。

孟尝君遭到软禁后,就派人去求秦王的宠妾燕妃帮忙,但是燕妃却说:“听说孟尝君刚见大王的时候,送给大王一件很漂亮的白狐裘作为礼物,我的要求不高,如果孟尝君能送我一件一模一样的白狐裘,我就替他想办法。”派去的人得到回复,返回孟尝君府上,把燕妃子的话如实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听了以后,不禁暗暗叫苦:“白狐裘啊!白狐裘!不成想是你要我的性命,这白狐裘就这么一件,现在让我去哪再找一件一模一样的呢?

正在孟尝君冥思苦想的时候,有一位食客自告奋勇地对孟尝君说:“大人莫要担心,我有办法,明天天亮之前,我一定可以弄回一件一模一样的白狐裘来。”说完转身离走出屋外。

这天晚上,这位食客偷偷进入皇宫,为了新来把门的侍卫,食客趴在外边学着狗,等引来侍卫以后,顺利地偷回当初献给秦王的那件白狐裘。第二天,孟尝君利用白狐裘收买了燕妃,燕妃收了礼物,果然替孟尝君说了不少好话,过了没多久,秦王就释放了孟尝君。

可是伴君如伴虎,孟尝君害怕秦王那天不开心又要反悔,因此一被释放就马上乔装改,趁着月黑风高,来到了秦国的边界函谷关。孟尝君想着,只要通过了这道关口,秦王就奈何不了他了。但是现在是深夜,城门紧闭,看守森严,想要过关,除非背生双翅。孟尝君一行人真是急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孟尝君说:“真是刚出虎口又入狼窝,城门必须等到鸡鸣才会开放,但是如果等到天亮,秦王守卫肯定发现了我们,这该如何是好呢?”

就在这时候,有位食客说:“大人莫要担心,看我叫来城门!”只见他拉开嗓子,学着鸡的叫声,要说这鸡叫有多像,只听他叫了几声之后,全城的鸡都跟着一起鸣叫。守城门的士兵一听到这么多公鸡在叫,以为天亮了,于是就按照规定把城门打开了。

就这样,孟尝君一行人就平安通过了函谷门,离开秦国,回到齐国去了。

平时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让对的人做对的事,哪怕是“鸡鸣狗盗”之辈也会在关键时刻发挥巨大的作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学究楚子讲成语故事又跟大家见面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立志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中...
    楚子阅读 2,301评论 24 76
  • 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一,姓田名文。战国中期齐威王的孙子,靖郭君田婴的儿子。田婴死后,田文继父位于薛,曾先后为秦国、齐...
    吧啦吧啦来了阅读 860评论 0 2
  • 《经世奇谋》60个谋略智慧:做人要学会圆滑,做事要懂得善变 《经世奇谋》讲解 “经世奇谋”.在一般人的眼里,“谋略...
    汉唐雄风阅读 1,497评论 0 1
  • 鸡鸣狗盗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出自于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
    今夜有风3阅读 326评论 0 2
  •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 田文在薛邑,大量延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各国逃罪犯逃亡的人最盛之时,门下食客达三千余人之多。孟尝...
    七秒日记阅读 82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