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讨好谁?是谁在讨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在一本研究人类和动物相似性的书中读到“人类幼崽和动物幼崽,为了存活,必须尽快模仿它们的养育者。一方面是幼崽能获得生存技能,另一方面是让养育者感到有被认同的喜悦,更好的照顾幼崽。”

当孩童尽力讨好父母时,是生存的需要,也是环境的需要,更是孩童为适应环境自身做出的选择。

2

有一次,偶然看见一家四口,两个女儿,大的八九岁,小的五六岁。妈妈给两个女儿一人一瓶饮料,小女儿指着姐姐手里的饮料,要姐姐给换。姐姐没考虑,立即准备把手里的给妹妹。

这时,爸爸出面了。爸爸拦住了姐姐,正色的对姐姐说“饮料是妈妈买的,两个都是一样的,如果妹妹不想喝,应该向爸爸妈妈说,而不是找姐姐换”,姐姐点了点头,继续喝自己的饮料。

爸爸转头对妹妹说“你和姐姐的是一样的。如果你觉得不公平,可以询问爸爸妈妈,如果你想换口味,那就等下次喝饮料前提前告诉爸爸妈妈。要求和姐姐换饮料是不可以的。你和姐姐都是爸爸妈妈的女儿,是一样的。”

3

孔融四岁让梨。

到今天的教育是否值得继续赞扬,不同的讨论声已经很多。

兄弟姐妹关系,在父母面前是平等的。古代有长兄如父,长姐如母。哪是因为,子女众多,兄弟姐妹年龄差距大,也存在大孩子带小孩子这种情况。

时至今天,年龄差距越来越小,互助型兄弟姐妹关系减少。重男轻女型的家庭关系明显。这种让和讨好关系重点表现在“女孩子讨好父母,女孩子让男孩子”。

人生走过快四十年,突然发现,最难面对的是父母。无论多少修行,回家试试,在父母面前试试,一秒破功。

4

独生子女家庭,则表现独生子女满足父母的强烈人生追求上。

父母站在我都是为了你好的位置,子女站在讨好父母和压抑自己的位置。溺爱和叛逆同时产生,互相依靠,也互相抱怨。

旁观四个老人两个夫妻一个娃,就像看一个拼图游戏,不停的转换拼图结构,姥姥家一套,奶奶家一套,小夫妻自由组合一套,然后孙子,不是小霸王,就是沉默不语。

生活里没有对错,只有不同的套路。

5

命运是:社会文化男尊女卑,家庭文化也是如此,然后身为女孩子,时刻都要面对这种命运的挑战。

幸运的没有男尊女卑,还有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所有的独立都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

女性如果内心源于父母的爱是不平等的,“只有脱离父母失衡的爱”,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自我世界,自爱才会升起。

独生子女也终要面对,到底自己是谁,自己要做什么这个问题,才能真正走向建立自我的道路。

6

最好的道路是,和父母建立安全界线,不断追寻自我。

终究这条路我们要自己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