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里想写的一篇文字,题目早就定好了——涓涓入园的第一天。谁料,第二天、第三天......一周过去了,名字也一天天长大,终于成为《涓涓入园的第一周》。
无数次想象的入园第一天终于到来。趁着出差晚出发,我恰好可以陪着一起入园。早上小人儿早早醒来,第一句话就是“妈妈,天亮了起床,我要去上学”。洗刷完毕,梳一个心仪的发型。在这个过程中,涓涓提出要骑自行车上学,我答应了并说“给爸爸说一声吧”,涓涓立马阻止“妈妈,不要给爸爸,这是我们两个女人之间的秘密”。好吧,“女人”不是“女生”,我接受了!
快速吃完饭,骑上自行车出发去学校。一路上看着充满活力开心不已的涓涓,我更希望爸爸多给我们拍几张照,因为我深知自己送上学的机会太少了。很快,到了幼儿园。涓涓看到老师后 老师立马让和爸爸妈妈再见,看到小人明显一怔,心里咯噔一声,难道她不愿意?结果下一秒钟,另一位老师过来带她去班级,再次说和妈妈再见。“妈妈再见!”话音刚落,就牵着老师的手蹦蹦跳跳离开了。
看着蹦蹦跳跳的涓涓,终于意识到,她可以离开爸爸妈妈了。
中午约定的是爸爸接回家睡午觉,因为担心她不适应。可是中午刚见到爸爸,就和爸爸约定“明天中午不要来接我,我要在学校睡”。
晚上我归家已是九点,宝贝儿兴奋的拿出自己的活动书要给妈妈讲解。看到孩子胸前贴着一只小熊,问是怎么来了。“老师给贴的,因为我表现好”。
到了睡觉时候,涓涓的兴奋还在持续中,要求不能说话时还请求再说一句。
妈妈,你的眉刀是干什么的,是刮眉毛的吗?
是呀,修眉毛用的。
那你明天早上要修一修眉毛,会更漂亮。
好,妈妈明天早上起来了修。
妈妈,还要记得抹口红,那样就更漂亮了。
好,妈妈记得了,谢谢涓涓提醒。
听着这样的话语,妈妈的危机感很重,却也为这样的小棉袄感到暖心。
第二天上学,妈妈离家的时候涓涓提出要求“妈妈,今天下午你能接我吗”?因为不能保证时间,“妈妈不确定,妈妈有时间就会就你,到时候就是一个惊喜了”。
下午我特意在五点前赶到,结果小人看到我怔住了,并没有激动。“涓涓,惊喜吗”?“不惊喜。妈妈,如果你让我看电视才是惊喜呢”!(为了眼睛,约定两个月不看电视)。回到家里还在心心念念的电视,为了转移注意力,就玩起了折纸。发现涓涓竟然会像模像样跟着我一起折纸了。
下午接到涓涓的时候,老师特意交代“孩子中午很乖没有哭,睡觉睡得很好”。见到爸爸,我特意将这句话骄傲地转述给他,谁知爸爸回答道“我都没担心,自己的孩子什么样子自己知道”。好吧,淡定的爸爸。
第二天,涓涓又带回一颗心。
第三天,下午接孩子的时候,老师给出的结论是“表现很棒,可以帮助老师管理其他小朋友了”。爸爸妈妈开始问是否认识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起了认识小一班小朋友的游戏。
晚上吃饭的时候,涓涓提到在教室学到的新技能:将衣服放在地上,自己穿衣服。我立马提议晚上给演示一下,到了睡觉时候,,涓涓果然给我们演示穿衣特级。摊好衣服,双手一抬,一晃眼功夫,衣服已穿好。我一下子傻眼了,强烈要求再来一次,自己脱掉,摊好,再来,又是一眨眼功夫。心里不得不佩服幼儿园老师的专业,哈哈。
这一天,涓涓还是带回来一颗心。
到了第四天,开心依旧。晚上爸爸妈妈回到家时,发现涓涓声音变异,鼻涕横流,悲催的感冒。涓涓看到妈妈就拉妈妈去冰箱看新带回家的心,可是妈妈的焦点已到了感冒上。
整个晚上喝水、喝药、姜水洗脚,希望遏制住感冒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看到老师要求第二天带分享玩具,还和涓涓一起准备了要带幼儿园的两个玩具。但心里也隐隐约约知道,第一次分享日估计要缺席了。夜里,呼吸不畅的小人儿几番闹腾,第二天早上听着窗外呼呼的大风,爸爸果断的请了假。
周末到来,涓涓身体好点,一直念叨“要是没有周末就好了,我就不用在家可以去幼儿园了”。
阿淼写于2020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