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性思维和经验积累

听了杨金社大哥分享的,吴军老师的《科技史纲60讲》,感受比较深的就是做事情要有科学的方法非常重要。

历史上有许多科技发明,许多都是靠经验积累和不断试错才得以成功。但是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后,才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是通过科学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发明创造。这种用科学思维指导实践的做事方法,所取得的成功更容易复制。

这让我想起这些年的英语教学。从2009年教学到现在,我的英语教育生涯已经有10年了,但是我的英语教学方法并没有形成成套的思想体系,相反更多借鉴以前自己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自己平时的经验积累。很明显,这种教学方法见效慢,而且因为没有理论支持,所以不具有普遍应用性和可复制性。

相反,前段时间我读了一本《How to teach vocabulary》,这本书给了我教学上很多启发。比如,这本书里提到许多有限记忆单词的策略:单词的记忆是一个由短期记忆,储存到长期记忆的一个过程; 把单词分成几部分,一部分学习完复习,再学下一部分,要好于全部学完再复习。知道这个原理后,我就不会奢望学生在背诵了一个早上的单词后,就能把单词给永远的记住。在课堂上指责学生说,"这是上节课刚讲过的怎么又忘了",也是不科学的。

还有,最近我在一个英语学习群里听课,主讲老师王芸老师是博士。她读过很多英语教学方面的专业书籍,比如各个英语文体的篇章结构。这样,她讲起英语阅读的时候,就能根据文章文体,判断出文章结构,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锁定答案。

所以,要想在下一个十年里,让自己在专业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就应当不断阅读相关方面专业知识,让科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而不是,仅靠经验积累慢慢摸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段时间里,突如其来一位小哥哥莫名其妙的对我展开了攻势。 如何见得莫名其妙呢? 故事的来源在于我在外面吃饭...
    CF先森阅读 580评论 2 3
  • 我们那一代农村人,好多人父母让他(她)们读个小学,写得自己的名字,认得钱和秤就就不错了。 我很庆幸,我的父亲文化程...
    湘西未央歌阅读 1,068评论 8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