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创立的班级大群成员会饱含激情,过了几个月对规则玩法都熟悉之后就变成了老油条,从而失去了开始那段时间的激情?
因为人的激情并不是可持续的,人们并不会一直对一件事永葆激情。一件事情无论开始的时候是多么好的东西,多么的令人激情澎湃,当人们逐渐熟悉规则并最终彻底适应了它的时候,做这件事的动作就会演变成一种“例行公事”,激情已经在人们身上悄悄溜走了。
当人们失去激情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会产生懒惰的情绪,动作开始走样,开始敷衍了事,做事的时候学会了“偷工减料”。
多少次作业雨的时候,是志愿者和值月生的提醒与催促,才让群组内的成员“例行公事”般的完成任务。当一件事情我们用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做的时候,这件事就变成与已无关的事情,只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并不是我心甘情愿去做的事情。
这都是因为组织没有归属感,成员找不到激情所在,激情决定态度,从而影响组织成员做事的方式。
激情能够激发学习的热忱和创造力,也是创新的源动力。
刚刚进群的时候,每个人心中都怀揣梦想,想着一个星期写一篇文章并不是很难,照这样写下去,说不定日后自己也能当作家。
只不过在进来摸索了几个月后,很多人忘记了当初的梦想,忘掉了当初对自己的承诺。
当初进来群里,大家的梦想都是7天1篇写7年,7年后一起去南极。但是说到底,这个目标还是太模糊了,不够具体化,也没有下一步行动的指示。
在交作业及点评的过程中,慢慢的觉得,原来写作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并没有当初想的那么简单,由于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并没有多少内涵,得不到认同的反馈与支持的声音,渐渐地产生了挫败感,从而失去了信心。
如何重拾组织成员的信心?
再次强调目标:
7天1篇写7年,7年后一起去南极,并把目标拆分为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内容。来自天南海北的人聚集在一个组织中,大家是不是具备共同的梦想、共同的愿望,最后达成的结果将大相径庭。
只有组织的所有成员共同拥有美好的愿景、远大的目标,大家都具备“非如此不可”的强烈愿望,那么,强大意志的力量就能发挥出来,组织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超越一切障碍,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