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应未迟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当于永正老师每年春节收到许多学生寄来的贺卡、挂历等礼物,每年教师节前后接到许多学生邀请他参加聚会的电话,听到他的众多学子至今对他念念不忘时,我想他做到了!他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

      听惯了朋友圈里对教师的吐槽,也见识了社会部分人对教师的偏见,更体会了教师的艰辛不易,对自身从事的工作有了一种悲凉的情绪。可读了于老师的文章后,感觉到的是对教育的发自本心的热爱,无论何时永葆初心。文字犹如阳光,给人以温暖向上的力量,于老师说“教了五十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岁月的刻刀或许会在他的脸上刻上深深密密的皱纹,却刻不到他的心上。童心未泯的于老师让更多的孩子保持了好奇心,在玩中成长,他告诉我们教育是放牧,而不是圈养!更让我们明白:一个人亲身经历一些有情趣有意义的事情,会在记忆里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每一个精彩片段都是孩子的一个珍珠,岁月会将这些珍珠串联,成为人生宝贵的项链!

      于老师的学弟朱友明称于老师是“甘草”性温、味甘、包容、调和。确实,在他的教学生涯里,微笑是他的名片,宽厚是他的品格。他总是能把暴风骤变成和风细雨,每动肝火时,想想于老师的灵动课堂,于老师的为人,自己也便多了一份冷静,拥有别样的心境。他告诉我们: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课堂教学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在课堂上,愿我们做个动脑子有智慧的人,带着思考教学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人生轨迹。

        读了台湾作家张晓凤《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一文,和于老师一样有了疑问:家长把孩子交给我,我换给家长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就语文教育而言,我应该给孩子留下什么?上班整整十载,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毕业,曾经无数个课堂可曾在孩子的心里留下印记?除了交给了他们知识,阅读的能力,可有留下情感留下思想留下观念?当收到祝福鲜花感恩的话语的时候,我想我应该留下了,也许是蜻蜓点水,但最起码不会风过水无痕。做有为之事,行无言之教,无言即身教,老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这是一本无字之书,学生每天都在解读。仪表谈吐时刻在传达着你的精神,也同样在影响着另一个灵魂。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努力做个“明”师,不求有名,只求心“明”。

      人生在世,虽步履维艰也要负重前行,只有前行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站上了三尺讲台,就该站直站稳站出自己的风采。见贤思齐,于永正老师给我们树立了教师的标杆,愿我们在这泥泞人生告别空谈,还以简约;告别浮躁,还以静心。同样借用一首诗与同仁共勉:

                        假如你命该扫街,

                        就扫得有模有样,

                        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

                        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

                        一如贝多芬在作曲。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唐晓勇老师带来的统整项目课程强调学校要打破学科固有界限,寻找课程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关注知识的应用而不仅仅是知识形...
    莒县357李秀琴阅读 6,130评论 0 3
  • 漫长又漫长的四月终于挥手离去了。但它留下的花,永远在春天里生根发芽。
    Bettybaby阅读 1,735评论 0 0
  • 有点可怕,这几天临睡前想到的都是有关死亡的想法,每天浑浑噩噩,不知道活着有什么意义,但是还没到要去死的地步,因为一...
    梦拂霓裳阅读 812评论 0 0
  • 森林小姐在变成一大片林子前只见过土壤和蓝天,在她初懂情事的时候曾和隔壁的牵牛花谈过恋爱,森林小姐问牵牛花,你爱不爱...
    酒馆_884b阅读 2,865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