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天拆书训练营第10天

《终身成长》P113-118
二种思维模式决定成功与失败的意义
【R】原文片段
研究成果1: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成功来源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事,来源于学习和自我提高,这也是我们在这些冠军身上看到的。
“对我来说,体育运动的乐趣并不在于夺冠。”杰西·乔伊娜告诉我们“无论是运动的过程还是结果,我得到的快乐是一样多的。如果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或者觉得自己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我并不介意输掉比赛。如果我输了,我只要回到训练轨道上来,接受更多的训练就好了。”
而对于那些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来说,成功就是确立自己的优越性,目的就是这么单纯并简单。要成为了不起的大人物,比那些无名小卒更有价值的人。在固定思维模式里,努力没什么好骄傲的,努力会让你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研究成果2: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挫折可以给人动力,挫折可以告诉我们更多,它是一记警钟。而固定型思维模式中,挫折会给你贴上标签。
研究成果3: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掌控着自己走向成功以及维持成功的过程。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中,你无法掌控你的能力和动力。你指望你的天赋带你过关斩将,当天赋做不到的时候,好吧,你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你不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人,你已经定型了,已经定型的人必须通过抱怨和责怪别人来保护他们自己。除了掌握自己的人生以外,他们什么都可以做。
对于我的学习来说,很大一部分会来自于固定型思维模式。比如,不善于去钻研更高深的技术,十几年来一直停留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改进、提高自己,所以不进则退,相对于以前的自己随着对业务水平的生疏反而更加退步了。
一直固守在自己狭隘的思维中,因为无法进步,所以我经常会对自己有所怀疑,这就是我想要的状态吗?我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我还能更卓越吗?看到身边的很多人很拼的样子,我也想拼一把,但是走到一半的时候又会打退堂鼓,我毕竟不是那块料,我还是理智一点好。就这样,时间悄悄溜走,而我还是原来的我。
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我,常常会自己为自己开脱,有点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日子过得平淡、慵懒,10年前是这样,估计10年后还是这样,变化不大,生活似乎索然无味,波澜不惊。
叶武斌老师说“每个人都要有梦想”,有梦想就要行动,烂开始,从养成一个最简单的习惯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去走自己的人生。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也就能改变自己的行动。站在2017年的分水岭上,展望2018年,新的憧憬,新的希冀,我的心中会有无限的期待。信念决定行动,让自己行动起来,一切都不会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