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是最近两年非常火的一个词。
知识管理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可能未必清楚。
今年初的时候,我曾在《书、课程和笔记三者紧密结合,才是学习的必由之路》做了一个简单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读书笔记型论述。
01
首先呢,知识管理无非是上图的结构和流程。
1、你要知道出于什么目的而学习什么知识。
比如说,我想制作一杯能拉出心形花的拿铁咖啡,我可能需要知道的知识有——煮出一杯意式浓缩、全脂牛奶如何打奶泡、拉花的方法、需要什么工具,等等。
从上文你可以知道,我至少要掌握4个方面的分类知识。
再通俗点讲,知识管理就是一棵大树,这棵大树的名字叫“制作一杯心形花的拿铁”,而在这课大树上,有4个枝干——分别是煮意式浓缩、打奶泡、拉花方法和工具准备。
2、接着,我开始保存知识。也就是说,我要知道去哪里可以搜集到相关的信息,来帮助自己掌握上述4个枝干。
比如,意式浓缩最近的就是买个咖啡机,拉花需要参加一堂咖啡兴趣班学习(这个计划我去年就想实施,有咖啡馆开类似的兴趣班,大概200元就够),至于工具直接上淘宝输入关键词“咖啡”“拉花”一大堆就出来了。
3、你知道学什么,也找来(保存)知识就够了吗?
这才刚开始,你要学会共享和利用知识。
在我看来,共享和利用有互相交叉的地方。就好像很多人,读了很多书,到头来却是“读书无用论”的倡导者。因为他们只是看了,对的,看了,没有用过。
我一直喜欢借用思维导图陈资璧老师的一句话:有“用”才“有用”,没“用”才“没用”。
那么共享和利用怎么做?
做学习笔记,晒出来,和喜欢喝咖啡的朋友们讨论;
亲自做一杯给大家喝,看看别人的评价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下次改进;
别人喜欢要拜师,你还可以教别人做呀(说不定还能收点咖啡钱)。别以为自己做起来很简单,随便讲讲、这样那样就混过去了,当你要把这门爱好当成手艺来教别人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有好多的细节没有注意到。
4、最后,关于创新知识,没有你想得那么难。
还是这个做心形拿铁的手艺,在你不断练、不停教和分享的过程中,只会越来越精通,你会情不自禁地想,如果我不照书上或者自己的师傅讲得那样做,可不可以整一个立体心形的拿铁呢?
(嗯~~这一直是我这种每天来杯咖啡的人喜欢胡思乱想的内容)
说不定哪天还真的被捣腾出来了,命名为“安迪心”拿铁,这就是创新!
02
好,先前讲点我理解下的知识管理入门知识,现在开始高阶的,你能否读懂开始看智商啦。
…………
记得当初我在缴费听喜马拉雅萧秋水的知识管理课程时,有一部分人在评论区里骂萧秋水,说她啰嗦,没有干货。
我也曾有过困惑,听了三十几节音频,每次十分钟,似乎也没什么让我有眼前一亮,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知识管理到底是什么,与我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其实这个困惑,是现在很多人在知识付费的时代,花了那么多钱,上了那么多网课,却发现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困惑。
实际上,知识管理无处不在,人和人的差别是,少部分人把开头的那个流程图走完了,大部分人一直徘徊在“学习知识”和“保存知识”,而“共享”和“利用”知识走得很少,更不要谈“创新”了。
像刚才煮杯心形拉花拿铁的例子就是知识管理的具体应用,再举个身边的例子。
我们基本都小学毕业过的吧,要混到小学毕业,这里有知识管理吗?
有!
在小学毕业要求的那棵大树上,有语文、数学、英语、自然、体育、音乐等枝干需要去完成。
有的小朋友只是学(学习和保存)了那些小学知识,勉勉强强混到毕业。
有的小朋友开始用语文知识去写作、阅读课外书、自学别的东西;有的用英语直接出国旅游、通过网络和外国小朋友交朋友;有的用数学帮家里算账、看小店。
这个例子可能举得比较俗,但我希望你明白的是:
知识管理无处不在。我们在准备学习一门知识之前,先要掌握知识管理的流程和架构,只有脑袋里装着知识管理的“操作系统”,我们才能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带着这样的“套路”走得比别人远,比别人快,获得的收获更有成效,甚至让自己创新、逆袭,走向人生巅峰。
03
正如前文所示,你会发现:知识管理没有所谓的真正干货可言,它似乎并不能帮助你解决一个很具体的问题,但知识管理无处不在,从生到死。
一个人如果可以早点掌握和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就具备了自主解决学习+应用+升级(创造)的能力,从而做到无往而不胜!
正因为最近我参悟到了知识管理到底是什么、有多么重要,我给自己定了三个要做的事:
1、制作一张适合自己发展需求的知识管理大图谱。
站在系统架构的高度决策自己未来要学什么、用什么、成为什么。而不是看这个好要学,看那个微课便宜要买,看别人都在学写作我也报个班学写作,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发展体系;
2、读书的意义不在获取信息,而在和比自己水平高的作者对话,提高个人的思考和理解能力,关键的关键,在掌握对方写作(解决问题)时思考的体系架构。
书本中的框架结构,比书本身提供的知识内容更加重要,掌握这类问题的架构(知识体系),我可以用来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甚至可以延展开,解决其他领域的难题,这才是读书的意义,也是为什么要速读、精准“打劫”重点知识的目的;
3、除了建立图谱,要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管理工具。
有的人用风琴夹(李参),有的人用活页本(潘泠竹),今年内我要琢磨出适合于自己的知识管理工具。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的东西要记下来、整理好、及时迭代更新自己的知识管理,才能做到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