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创!禁止转载!禁止剽窃!请互相尊重!
彼有私急也,必以公义示而强之。其意有下也,然而不能已,说者因为之饰其美而少其不为也。其心有高也,而实不能及,说者为之举其过而见其恶,而多其不行也。
当君主(对方)有私人的急事时,我必须指明这合乎公义并且鼓励他去做。当君主的意图有某种卑下的倾向,但是不能克制时,我就应把这个意图粉饰成美好的,反而不满他不去干。当君主内心有过高的企求,而实际上他做不到时,我就为他举出此事的错误并揭示它的坏处,反而称赞他不去做。
这三句话是说难篇中游说原则“饰所说之矜而灭其所耻”的体现,具体来说是“灭其所耻”的体现,而且也算是较为具体的措施(你应当达到记忆三个等级中的记忆程度)。本文及后文将这一原则谓之“饰言”,前文说过,这是一种成本极低的得感情的方法。
当然,你看到饰言之法可能会联想到“巧言令色”“谄媚”“小人”等词。没错,小人奸臣长于谄媚、善于巧言令色。
想必你一定听过“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武器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使用它的人”等说法,武侠小说中的魔道秘籍,这里说的饰言都是如此。(请对此达到理解三个等级中的理解程度,这有助于理解鬼谷子思想中的“中正”。)
(上段说的是认知(思考)层面上的,在实践(行动)层面上并不是如此。因为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会顺从于、屈从于各种各样的人性,所以绝大多数使用这些本身没有错误的器物、方法的人都会导致错误的、乃至严重的后果。因为无法约束人去正确地使用它们,所以要给它们错误的、邪恶的、肮脏的、卑鄙的等负面评价来避免人们接触它们,继而,这些负面评价成为了人们对它们的认知,明面上的认知。然后,有些看破明面上道道的人私下里去接触它们,随后错误地使用它们。)
所以,饰言不是小人的专属,“内者,进说辞也”,策士要进献的也是粉饰后的说辞,乃至企业高管、各级zf官员、商贩平民等都要用。不同的人因围绕不同类型的事而粉饰的言辞不一样,例如赵高围绕君主生活上的事,李斯围绕君主政务上的事,张仪围绕君主外交上的事。(前文说过要有做事的基本能力。)
说难篇饰言这段中所举的措施,包括这三句话,都是非常典型的,无论在何种类型的事中都会涉及,下面分别简单地看看这三句话。(任何理论、方法都必须与实际的事例进行结合才行,无论是为了理解还是实践,而结合的事例最好是典型的事例。对应于饰言的典型事例来说,不像通常书中举例三五个就行了,这可能得数十上百个。)
第一句说的是公私之分,人人都有私心,君主和臣子都有,但私心违背了公义。君主急着满足自己的私心,但又顾忌违背了公义,作为臣子,该怎么办?这就是区分忠臣和奸臣的时候了。前文说过,组织本身的利益和组织的领导者的利益不是一致的,当两者产生冲突时,忠诚者维护的是组织本身的利益,而奸佞者维护的是组织领导者的利益。所以,忠臣会劝谏君主行公义,奸臣会顺从君主行私心。显然,要得感情,成为领导自己人,你就得维护领导者的利益,你维护的方式就是顺从对方的心意,说领导的没有违背公义,这是他应得的,他有资格这样做,甚至还符合某条公义。
第二句话说的是面对事情,君主因为感觉自己意图卑下、控制不住想去做又怕被人认为是卑下的,那么顺从对方心意就是要说君主的这个想法是如何的好、如何的正当,还要加上,说君主不这样做反而不好。
第三句话说的是君主能力不够,不能达到心中所想担忧被人认为平庸,那么顺从对方心意就是要说君主想做的事有很多不正确的地方,甚至会带来不好的后果,还要加上,夸赞君主高瞻远瞩早就看破了而不去做。
参考文献:
[1]陈奇猷(you2).韩非子新校注[M]
[2]梁启雄.韩子浅解[M]
[3]张觉.韩非子全译[M]
[4]王珏,胡新生.试论《韩非子·•说难》的反讽性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