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思想比较活跃,交给一个双重人格的人来说,的确是一种煎熬。近来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两种念头,一种懒惰、胆怯,一种勇敢、坚持,这是一种矛盾心理,这里是做对头,为敌的意思,不是做配偶或做对子。这是一种为难,一种对立,好多人都会有,但却改不了。
常撞见一些迫不得已的事儿,两个我开始对立,一个我认为我即是我,应该这样,算作虚伪欲望的我吧,另一种似乎想做道德完人,认为我既是我,不许这样。当虚伪碰见真诚,立起了一块贞节牌坊,小人不应该我做,而至高点上的道德却成了狂狂汲汲,诈巧虚伪,朱子曾说:如若恶臭,如好好十分真实,恁地便是诚。虚伪的我每天又开始了往事的温习和新的考验,逼出自己做出许多虚伪的答案,将温存示给别人,虚伪的草稿便写在了自己的心上,我们不叫小人,叫伪君子,呜呼哀哉,至诚而尽人性。
但是虚伪写在心,真诚交给别人,假设只是一层保护膜,也就是真诚在外和里,虚伪在中,隔着好几层的人会说看不透城府深,或许只是表面,透过现象看本质,假如你不想让人知道你在想什么,那他永远不会知道。
自负自大是贬义词的标签,只是历史告诉了你这些让你警惕,存在即是合理。哲学上也说对立面的双方斗争,对立也是矛盾,只不过加了个统一。善与恶,直与曲,生与死都具有统一性,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此消彼长之后转化量变质变,又形成对立统一的新矛盾,人总是患得患失,其中自身不同思想的对撞下会得出新的思想吗?或许吧,毕竟立场不同,定位不同,人对于活着这件事还是非常惊讶的。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上层建筑,得出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利益,它是如此有效。欲望、战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彼此联系,彼此斗争的矛盾与冲突,推动了社会变革的基本杠杆,可以说,这一切即是必然又是偶然的。
孔老夫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估计他信宿命论吧,毕竟不能把套路满满的孔老夫子的天命归结于道家的道,所以套路出一个命,套路了几千年,很成功的套路了现代人既信科学也信鬼神。谁有权利说别人相信的东西就是迷信呢?古人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为什么不“要强求”,而要“莫强求”?你何不试试?有时候感觉挺压抑的,压抑的想……但是压抑归压抑,有时候也总是想,坦白吧,总是会输给沉默,月圆月缺,潮起潮落,谁的忧,谁的愁,谁的胜,谁的败,谁能看透,赢了什么,争了什么,最终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