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一位网友曾经这样和我说过:“要做就一定要做一个耿直的人,把一切虚伪都抛弃。这样你才能得到自由,像庄子说的那种真正的‘自由’。就好像写东西这玩意儿,你也一定要诚实,你是要怎样,你是怎么想的,直接说出来就是个好故事了。”
当时我不太明白,明明是写小说而已,又有什么好诚实的。而且我这个人脸皮薄的很,很多露骨的和落人脸面的东西不好意思实话实说。说出来,怕别人伤心,也怕自己伤心。之所以会这样,当然是因为小说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发现很多让我本人红脸的东西都需要一一厘清,这个时候我就变的难以启齿了。往往很多事情都有着无比艰难的开头,所以我就把自己整的一身颓废气息,一副毫无畏惧一切都无所谓的样子。
这就好像是刚刚入行的犯罪分子,第一次犯罪总是别别扭扭,担着个重大的道德包袱。当他犯了一次罪后,到后来就渐渐上手游刃有余没皮没脸不害臊了。我想我就是这样的人。
跟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一样,上完小学上中学,上完中学上大学。
在大学前,我有着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想法。在大学的时候,我开始整理这些想法,这些大学经历让我区分哪些想法只能叫作想法,哪些想法却可以叫作实现理想的零件。
刚刚进大学的时候的我以为我明白的很那种明白的生活。初中高中时候所接触的关于大学的一切传闻,深感大学似乎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可以无忧无虑不用第二天再交作业,可以随心所欲天天逃课完成自己所谓的理想。
那么理想是什么呢?根据高考语文所要求的必读的那几本经典来看,在那个大师们辈出的时代,他们的能力匹配着理想,经历匹配着情怀。
那是叫作经世济民的理想。
而我们这个年代的人的理想变得越来越小了。我们的理想着追寻自己喜欢的东西,理想着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可以称做同志的人共享人生。
虽然是个很小很小的理想,但仔细想想,事实本就如此。
在追寻人生圆满完成理想献身的道路上,前提是你有自己真正意义上喜欢的东西吗?这种意义上的喜欢,是把饱尝苦难译作了自我修习,是把孤独译作了与欢喜共鸣。
在我觉得没有这种喜欢的东西时,我的生活生活就会变得无聊透顶。这样的生活,成天都在饱尝着苦难,孤独成天都在演化成孤独感。
每天上课,下课,去食堂,回寝室,路线单调到我每天都在看看路边是不是多了什么适合聊天交友的活动横幅。
结果大部分都是什么某某辩论赛,某某教授的讲坛,欢迎哪届哪届校友回返母校。这些活动我也不觉得会有什么好看会有什么新奇的想法的,我的想法是它会浪费我多少宝贵的时间,叫我的肉身摆放在那里风干多久。
看看吧,我动不动就抱怨并且斤斤计较时间的浪费。可是实际上我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而且我对它毫无规划,甚至不知道该拿它怎么办。
我想极力度过周一周二和周三四五的课程。它们让我难受至极,如坐针毡。锁住我的不是偌大的挤满学生的教室,也不是老师,是知识。
老师的嘴是知识的门,门里伸出无数只巨手拉扯着我要进去。老师每说出一句话,那些巨手的力量就会增大许多。这些知识就像是咒语,不仅抓爆了我的脑袋,连同我的身体受到了束缚。
我要抗拒,我要追寻自由!摆脱它的办法只有时间,时间会让知识的大门向我紧紧关上。
跳过了这段时间,我又想极力度过空置的其他时间,这段时间又让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真想自戕后的一段时间内再度复活。
电影情节诡谲会看到大汗淋漓,小说曲折蜿蜒会看到伤心欲绝,到最后我在小说和电影里耗尽了自己的情感。我目无表情,浑浑噩噩。平静的面容下是一颗即将爆发的心脏,可它永远都不会爆炸,无聊颓废的生活注定会浇灭这颗心。
我觉得我烂透了,我觉得我就要完蛋了。我这么颓废无力,按照因果循环来说,结局一定很糟糕。
我想怒吼一声,一拳击碎这样的生活,可是我没有头绪毫无方向,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天天过去。诸如人生虚度、宇宙浩瀚的三观问题拥堵过来,最后天人交战下我还是没有结果,继续眼睁睁看着一天天过去。
我开始产生了厌恶,开始讨厌这样无所作为的无聊生活。
到了后来,故事的复杂性让我又有所改变,真的去追寻所谓的理想。所以,也干了许多到现在我都没能理解当时为什么这么做的事。
(请相信上诉的话都是货真价实的大实话,但是以下的话是真是假,我希望你们的态度是——爱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