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一生气,激动,就无心干活?

今天因为一点矛盾,就情绪激动,我很想平复下来,也很想知道为什么?

忽然想到用GROW模型,看看能不能梳理下为什么会激动?具体如下。

注:GROW模型来自于《高绩效教练》,真正意识到他的作用是在樊登的《可复制领导力》线上培训课上,再次复习他的时候是前天学习《关键对话》这本书的时候,所以这个模型是个用于沟通和梳理自己目标,激励行动的一个好的思维模型。

G-目标:业务员尽快完成新设计产品的算价,设计师可早点上传到系统,方便业务查看新设计资料。

R-现实:没有完成算价,因为没有盒胚价格。

为什么没有盒胚价格?因为打样师买材料的时候没写。为什么没写,因为不重视。为什么不重视?因为觉得不重要,没有意识到这个是他的职责。那好,如果没写,最后这人又走了,这个职责应该谁去做?按照惯例是业务去询价,然后算价。那么有制度规则定下来,这个接下去是业务的职责吗?没有,因为设计部管不到业务部头上。ok。那怎么办?谁询价盒胚价格?

O-选择:要么业务询价,因为业务算价,问询材料价格很正常。要么设计师询价,因为这个是设计师的设计产品。而按照工作职责上,更加偏向于业务询价,因为设计师的主要职责是做效果图,最产品推广图,做创新。

W-意愿:ok,那业务愿意吗?业务说,我很忙,还是设计询问吧。

好的,那就设计师问来告诉业务吧。

但是.......我的情绪点燃了.....所以有了上方的grow模型的情绪梳理过程。写完了,感觉好多了。但是好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自问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应该是业务的职责不是设计的职责,业务在推卸责任。但是沟通过后,确实,没有明确规定这个,凭什么让业务询价。好吧,双方的认知上不同,立场不同。

但是还是生气,为什么?...因为...我觉得我给我的组员们添麻烦了。当初自己做业务员,希望算价的时候,价格都齐全,这样能加快算价速度,所以现在做了设计师时,新设计打样时,要求设计知道价格的时候,把价格写在打样单上,打样师采购材料的时候,顺便问下价格,把价格写在打样单上,设计师再更新到电子打样单上,方便业务算价。本身是处于利他利己的态度去增加了设计师和打样师的工作职责。但是缺少一个材料价格的时候,业务算价的时候,要单独询价,然后让设计师去询价,我觉得很对不起他们,我给他们添麻烦了。

哦,原来如此,情绪是这么产生的。所以认知和立场的不同导致了矛盾的产生,生气;规则职责的不明确,会造成扯皮,激动; 没有提前思考后果,给组员增加麻烦,内疚。

后记:设计师询价了盒胚价格。但是我生气,激动,不想干活,然后进行了上方的情绪梳理,情绪平缓。梳理完,我回到Grow模型,目标还是希望早点完成算价,所以,是为了自己的目标。这有啥呢,只是这内疚,散不去。

当然不回去把规则职责完善吗?不用,因为,今年开始采购材料的人变为了设计师,所以后期都是设计师买材料,然后完善材料价格。再出现一样的情况(历经3个打样师的打样单),很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