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大家都听过这样的话:人与人的差距源自于认知水平不同。先买一个小关子,这句话我只能说是对了一半,马上我们就会说到剩下的另一半是什么。
仿佛每一个领域存在着不同的差距都是因为“认知”这一个词导致的,在投资的领域尤为明显。首先说明,这里没有让任何人有着投资的想法,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投资领域中,有着这样的的句子,及时你没有进行过投资想必你也听过,“一个人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投资是自己认知变现的过程”“凭运气赚的钱会因为认知水平的不足,最后凭实力亏出去”等等,这种直接将你是否可以投资有着收获都归功了一个词“认知”,仿佛一切的成败就和这两个词的100%相关的,赚钱了就是认知水平高,亏钱了就是认知水平不足,赚钱了然后亏钱了就是运气导致,实力不足所导致的。
这样的一个词就抹除了一切与认知无关的变量,将成败和认知水平划上了等号。然后无独有偶,把每一个领域,每一件事情都牵扯进来,最后将“认知”这一件事情覆盖到了一个人的各个方面,从此人与人的差距就是认知导致的,最终得出人与人差距的本质就是认知的不同。然后各种短视频平台就是充斥着“认知提高”“底层逻辑”“多少秒颠覆你的认知”等等。
这类博主利用想要获得成功的人心中的期盼,然后灌输成功学的道理,吸引着流量和收割着想要成功的人的注意力获得收益。我想说如果这个给你讲认知提高的人首先是不是得具有着高认知,其次有着一定将事物变化为简单易于理解的能力才能给你讲明白认知的差异。
但是如果认知真的是差异的唯一本质,那么这个拥有着高认知的博主一定是成功的,那么一个成功的人给你讲认知然后卖你几十元的课程你觉得可能吗?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不来源于认知水平一方面。好了,不卖关子了,我说人与人差异的本质是什么,和其中的潜在效应。
人与人差异的本质来源于:认知和其衍生出的执行力的差异。
不仅仅决定人与人的差距是其认知的原因,还有这其衍生出的执行力差距。两者的相辅相成才最终导致人与人的差距。那我们先来解释所谓的认知,什么是认知?
认知就是对事物概念的判断和对(某个范围内)事物规律的总结。认知的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这几个方面:年龄,经历,文化程度,思维方式等。
先说年龄和经历,首先我们不能和经历画等号,年龄越大不一定经历就是最多的,一个人生来就在贫困家庭和富裕家庭的孩子所经历的事物往往有着很大的差距,及时年龄相近甚至相同,但是年龄和经历往往可以成正比关系,一个人的智力分为两种分别是液体智商和固体智商。液体智商就是我们狭义上用智商检测的方式测的智力,也是先天获得的,往往是在青年时候达到最高然后缓慢下降,这种智力往往擅长数学和推理问题,程序员和数学家往往这种智力比较高。而晶体智力也是固体智力,是随着年龄和经历不断的增长,你的固体智力不断生长,所以领导人和机关干部往往都是有着更高的年龄也有着更丰富的为人处世经验,也所谓姜还是老的辣,主要是靠后天的习得。

其次一个人的认知水平也和其文化程度密切相关,一个人最开始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经过十三年义务教育,不断学习了各个方面的学科知识接受了不同水平老师的教育,接受着不平衡的教育资源,最后考上不一样的大学,取得了不一样的“文凭”,这里不能用文化,因为这两个之间也不能画等号,一个没有上过学的人没有文凭但是不一定没有文化,但是文凭和文化程度正相关。
最后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一个事情往往都有着正反两面,也有着相应正反两面的支持者,这里的正反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对策,之所以有着不一样的观点和不一样观点的人就是因为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以上就是认知差异的原因,后面就要说明为什么认知差异不是差距的唯一原因,认知所衍生出的执行力的差异也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同理,认知所衍生出的执行力:对事物总结出规律和,并且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这也就是解释了为什么网络上给你灌输成功学的人只是为了赚取你的注意力和流量,也解释了为什么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不是经济学的教授,也解释了为什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存在。这一切的一切就是源于认知所衍出的执行力,认知只能构建目标和可行性,而执行力才是将其实现的重要步骤,二者缺一不可。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假设构建了线路图,最后的求证作用到的执行力才是关键。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背好单词,明白单词的重要性是认知,而下功夫去记忆才是牢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