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年轻人,吃点好的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吃的人。

记得高二的时候我在画室备战艺考,那个时候我们画室附近新开了一家Subway,当时搞活动买一送一。买一个6寸的送一个6寸的,当时我和我一个小伙伴去买午饭,一人买了一个6寸的,还帮另外一个同学买了一个6寸的。当时我们不知道搞活动,结果等于一下子买了6个6寸的。

结果回画室之后,我一个同学生病去医院了,另一个同学家里有事突然回去了,我一边画着画一边吃掉了6个Subway,我加了一下将近一米长......

从此我成了画室传奇

由于对吃的兴趣实在太浓厚,后来当我租房子的时候我就养成了在家做饭的习惯(当然我本来对做饭兴趣也很大)。

一方面是我对外卖的品质的确不放心,以前在学校的时候要么吃食堂,在外面小店里吃基本也挑那种——“店里面的东西老板自己也吃”的那种店,这是食品安全方面的考虑;

第二个因素是为了省钱,讲道理自己做饭还是很便宜的,尤其是我参加学校项目去英国的那段时间,在国外下馆子真的好贵,做饭真的是意想不到的便宜;

第三个因素是出于我个人对吃比较讲究,避免摄入太多脂肪啊、糖分啊什么的,外面的饭店或者外卖做东西真的重油重盐。

法式吐司+咖啡+燕麦粥

我本科学的是摄影,我不知道综合类大学课程是怎么设置的,我们学校不是周一到周五全天课的那种:有可能某几天只有半天课,也有可能这一天一直上到九点半。有时候有比较空闲的时间我就会主动做点东西吃。

推荐一个app叫做“kitchen story”,这个app的ui设计还有里面的内容真的很友好,一些菜谱讲的很详细,有的还有视频。不过有一点就是这个app似乎信号不是特别稳定,而且里面的菜色可能偏国外一些。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所以正中我下怀。

土耳其炒蛋+佐餐面包

后来有一个寒假我在ELLE杂志社实习,每天通勤上下班一共大概要两个小时,不过ELLE那边我是11点才上班(我做的是广告部视频助理),我住的地方蛮郊区的,公司在市中心K11楼上,中午吃饭真的就超贵,饿了么点外卖都是30+,我当时一天实习工资才110,我又不是那种随便能吃饱的人,每天中午我就在K11楼下全家吃便当。

后来有一天上午下班,我主管喊我一起去吃饭,我和她走到B1还是B2的,发现有一个美食广场

我心说“原来这里有美食广场,以后吃饭不愁了”

我们坐下吃了一个拉面,最便宜的49......

我做的第一份便当

后来我打了一个时间差,决定自己带午饭上班:

早上七点半左右起来把午饭做好

九点左右在郊区那边吃好早饭,十点钟赶上地铁

中午在公司吃掉做好的便当

晚上带着便当盒回来,准备第二天的主食


那段时间日常生活时间安排都比较规律,习惯坚持的也很不错,带着便当去那边的实习生姐姐都夸我挺贤惠的......

意面+煎鸡胸+蔬菜

我自己是一个咖啡怪,特别喜欢喝咖啡,以前不懂事的时候没事喜欢去星巴克点一杯咖啡坐好久,看看书写写文件,觉得生活蛮小资的。

后来开始务实了,双十一的时候忍痛买了一个咖啡机,自己用着感觉还不错,最关键的是咖啡确实比星巴克的好喝,星巴克的咖啡讲真的的确不怎么样......

结果有一段时间我在外面工作,没条件用咖啡机,买挂耳又觉得很浪费,不划算。我后来单买的咖啡粉和挂耳包,两个东西都不是特别贵,但是比买直接的挂耳要实惠的太多。

我买的咖啡粉

我是北方人,比较喜欢吃饺子,之前有一次下晚课,晚上十点左右我在宿舍下面吃宵夜,吃了64个饺子......

偶尔挑个周末,自己包一下饺子其实可以吃好久,有时候赶时间可以拿冰冻饺子出来煮一下,也是不错的一顿。

我记得有一次我的猫可能生病了,我带他们去看病,那段时间自己就特别穷,每天基本就是白煮面条配沙茶酱。结果后来发现这俩孙子啥事没有,白花了我两千多块钱......

一边看剧一边包饺子

毕竟有什么事是一顿好吃的解决不了的呢

如果有

就再来一顿(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