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旅游,除去看故宫,登长城,胡同是必然要逛的。近年来北京最热闹的胡同区就属于南锣鼓巷了,也是最时尚的胡同区,没事时来这里逛逛小店,吃碗奶酪,再找家小店坐坐或者寻个特色小餐馆大吃一顿,真不是一般的惬意。
南锣鼓巷是一条长800米的胡同,以其为中心的胡同区,是至今为止北京保存最完整的,元大都时期的老胡同格局。从南至北,这条胡同的两边整齐地排列着八条胡同,胡里的深宅大院无一处不能讲出段历史或是故事来。
北京这些年发展很快,很多胡同消失了,许多人搬进高楼大厦,住上宽敞的公寓,甚至拥有私家别墅,但是胡同文化的仍在传承着。北京的胡同方方正正、规规矩矩。胡同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反过来也可以说北京人的文化造就了胡同。
想要更加的了解北京的胡同,解读胡同里的文化,那么就可以打开手中的这本书——《胡同的故事》。
本书精选四十余位著名作家的关于北京胡同的散文。例如季羡林、汪曾祺、赵大年、冰心等人,有的在胡同中居住了数十年,有的则只是于胡同中短暂居住,对胡同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情。他们对胡同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情,每篇文章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讲述北京的胡同生活。在他们笔下,北京的胡同生活各具风情。
一
胡同,滥觞于元,经八百余年传承至今,是北京城的脉搏,是北京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亦是联结这座五朝古都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胡同是北京特有的。胡同的繁体字是“衚衕”。为什么叫作“胡同”?说法不一。多数学者以为是蒙古话,意思是水井。
历史上的北京,民间有“著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的说法。元《桥津志》记载元大都有“三百八十四条火巷,二十九条胡同”;明朝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一书中记载,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约1170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约有459条;清朝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一书中所列的北京街巷胡同名显示,清朝时北京有街巷胡同2076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978条;1944年日本人多田贞一在《北京地名志》记载,当时北京共有3200条胡同;1949年的统计显示北京城区有名字的街巷6074条,其中胡同1330条,街274条,巷111条,道85条,里71条,而习惯上,人们把上面提到的胡同、街、巷、道、里统称为胡同。
二
有人说,中国最洋气和最传统的建筑物都在北京。当然不光是房子,还有观念、文学、艺术、民风……说到底,还是人。
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脉搏,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北京人对胡同有着特殊感情,它不仅是百姓们出入家门的通道,更是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许多社会生活的印记。
胡同一般都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买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胡同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闹,有的是亲切融洽的邻里关系。胡同这种北京特有的古老的城市小巷,已成为北京文化的载体。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就在这胡同的角落里,在这四合院的一砖一瓦里,在居民之间的邻里之情里。只有身处其中才有最深体会。
北京人得天独厚,生活在全国的文化中心。有趣的是,大部分北京人又住在小胡同里,创造和维系着深厚的胡同文化。前辈作家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龙须沟》都植根于胡同文化。
三
对季羡林先生来说,他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他,他们已经结下了永恒的缘分。曾在六十多年前,季先生到北京来考大学,就下榻于西单大木仓里面一条小胡同中的一个小公寓里。“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他却甘之若饴。而后他在欧洲待了十年多以后,又回到故都。住在东城的一条小胡同里:翠花胡同,与南面的东厂胡同为邻。因为地跨两个胡同,所以里面重楼复阁,回廊盘曲,院落错落,花园重叠,如入迷宫,不辨东西。然而,这样复杂的内容,无论是从前面的东厂胡同,还是从后面的翠花胡同,都是看不出来的。外面十分简单,里面十分复杂;外面十分平凡,里面十分神奇。这是北京许多小胡同共有的特点。
对于《皇城根》作者赵大年先生来说,胡同文化和它浓郁的京华韵味,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将会长期保存在文学艺术和人们的心里。“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不论从哪条胡同里,要请出几位书画家、名角、票友、学者、教授,或者部长、将军,都不困难。这里乃藏龙卧虎之地。他在创作《皇城根》的时候,就以北京的胡同为基调,因为对于他,每逢散步或骑车钻进小胡同,他都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高楼大厦从胡同中拔地而起,摧枯拉朽般的力量将承载过人间冷暖的古老的胡同,在人们的视线和记忆一点点甚至从北京抹去。曾静默在北京一隅上百年的古老胡同,如今大多不复存在,在斑驳的光影中也许已成为北京人记忆深处的碎片和情怀。《胡同的故事》给予我们这些古老胡同文化的延续……我要为北京的胡同,送上深深的、真挚的、长久的祝福,也愿喜爱北京胡同的人们,用心来感受《胡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