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作家纪伯伦曾说:
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
应该很少人喜欢独自一人生活吧。一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四周都是石灰石砌成的没有温度的墙壁,没有人可以说话,能听见的唯一回应只能是自己的呼吸声。可是,有的人却主动选择了这样做。这是为何呢?
小说《左撇子女人》由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创作,由他执导的同名电影入围了戛纳最佳影片奖。
小说的女主人公玛丽安娜是一位家庭女主妇,丈夫布鲁诺是欧洲著名瓷器公司本地分公司的销售经理,因为工作的缘故,他长年出差,两人有一个八岁的儿子,名叫施泰凡。
两人感情很好,丈夫每次出差回来都会跟妻子倾诉思念之情。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妻子突然提议要跟丈夫分开,自己带着孩子独自一人居住。
最开始,丈夫布鲁诺以为这只是妻子对他的考验,在跟他玩游戏,所以他没有多加挽留与劝说,就拿着自己的行李离开了家。
身边的人对玛丽安娜的这一做法都持有怀疑态度:“她就是在自找苦吃,迟早有一天她会回到她丈夫身边的”、“她的这个做法会以失败告终的,因为我也曾做过这样的事儿,但最终还是回归了正常”……
尽管身边没有一个人支持并理解她,但玛丽安娜还是一个人带着孩子,带着她心中那股说不出道不明的想法走上了一个人的生活之路,因为她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离开丈夫后的玛丽安娜重新捡起了自己的老本行:翻译。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拿起自己要翻译的书,看到书中的一句话,试着翻译:在理想国:我期待遇到一个男人,他爱我,爱我现在的样子和我将会成为的样子。
在带着孩子独自生活的期间,玛丽安娜的生活中走进了很多人。其中有一个是演员,一天演员邀请玛丽安娜喝咖啡,并鼓起勇气向玛丽安娜表白。
他说:您的脸非常柔和--仿佛您一直意识到,人是要死的!……我觉得您是那么自由,您脸上有一条--生命的线条!
可是,演员等到的只是玛丽安娜静静的听着,没有任何回应。
夜里,她读着自己的翻译:我梦想我的男人,应该爱我的独立性格。
直到故事的结尾,玛丽安娜都没有回到丈夫的身边,她和儿子两人孤独但又独立地过着他们的生活。
02
孤独如影随形,却甘之如饴
在未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想过有的人会主动选择独自生活,会与孤独为伍。以至于在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理解不了女主人公的做法,甚至与文中的看客一般,等待着她与丈夫一家团圆的时刻。
可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觉得我可以跟得上玛丽安娜的思想了。作为一个常年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的女人,玛丽安娜的生活有一半多的时间是在等待中度过,等待丈夫出差回来,等待儿子放学回来。
每天看着窗外的行人变换着不同的衣服来来回回,看着树叶绿了又黄。也许就是在等待的某一刻,玛丽安娜的脑海中萌生了一个想法:她要摆脱这种生活,不再依赖于任何人,重新开始她的生活,一段真正属于她自己的生活。
过上独自生活的玛丽安娜经常会感到孤独,但她甘之如饴。因为她感受到了自己,感受到了生活的气息。
03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作家周国平曾说:
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够改变我们的而这个命运。是的,甚至连爱都不能。
你是否经常感到孤独?
你是否享受孤独?
你是否会独自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你又是否觉得周围人并不理解你,无法感知你内心真实的想法?
我们终将面对孤独。这是每个人能都必经的一种生存状态。
认清这一现实后,不如享受孤独,在独自一人时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人总有一段时间需要独自解决所有的事情。从家庭走向社会,从学校走向社会,没有人能帮助我们度过这些过渡阶段。既然这样,何不享受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