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幸福。 —— 司汤达
只要讲欧洲文学史,必定绕不开司汤达的《红与黑》,这部文学作品既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代表,也是欧洲文学浪漫主义的开端,是剖析个人心理的开山之作,也是批判国家政教的尖锐之声。茨威格曾说,司汤达是清醒的理智者,同时又是激情的追求者。正因如此,他才能写出这部充满矛盾又深刻复杂的经典作品。
写一部好的作品,莫过于塑造一个好的主人公,比如歌德笔下的少年维特,卡夫卡笔下的格里斯,于连的形象也影响了后期无数作家,以至于有一个词叫“于连式人物”。
于连的体内住着两个自己,一个是火一般热情的青年,具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希望像拿破仑那样建功立业,出人头地;一个是内心极其敏感的青年,他总是盯着别人的表情和眼神,害怕从中看到一丝轻蔑和不屑,比如他父亲告诉他市长想让他去当家教,他问他父亲的第一句话不是薪酬,也不是表达自己的开心或者不屑,而是,我和谁一起吃饭。
于连的性格进一步总结是,一个是理性的自己,他步步为营,从市长家到神学院,最后走到伯爵身边,即将事业有成;一个是感性的自己,他做许多事都是激情诞生的结果,比如两次偷情,比如在市长家一遇到委屈就离家出走,因此他看似步步为营,但每一步都为自己埋下祸根;他看似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但又及时享乐,在欲望和理性之间挣扎。
因此,于连才会出现许多摇摆不定的行为,比如市长夫人真心爱上了于连,但于连品尝到的却是对上层社会女性征服的快乐,对市长报复的快感,和表现自己英雄主义的愉悦,但最后他向市长夫人开了枪,市长夫人没死,在狱中见他时,他又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爱的是她,不是伯爵女儿。其实于连对市长夫人,是想爱而不敢爱,因为爱情对这个阶段的年轻人来说,或许是荒唐放纵,但更多的是一种可怕的义务。
相信许多人,尤其是敏感且自省的人,总是像于连一样在做任何事情时,会停下来剖析自己的内心,在谈恋爱时,会冷静下来思考,我到底是因为什么才和ta在一起,是真心喜欢还是排遣寂寞;考研时会想,我到底是为了高学历,还是为了在这个专业深造,但很少有人能像司汤达一样,剖析的精准、深刻、又不失客观。因为《红与黑》一书,是老去的司汤达在审视年轻的自己。许多人回顾年轻的自己,会感到懊恼,不忍直视,有时候想要是重来一遍肯定不会这么傻,这么中二,这恰好证明我们在成长,而且还年轻,不能真正抛开杂念,看当时的自己。司汤达写长篇小说是在40岁以后,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大把可以消磨的时光,却没有了年轻的冲动和激情,这时候的司汤达才坐下来,回想年轻的自己,他没有去批判那些野心和冲动,因为在他眼里这些冲动难能可贵,但同时他又有冷静的理智,最后于连放弃了一切,选择了死亡。
读书时最怕做的阅读理解是鲁迅的,现在读《红与黑》的时候又体会到被周树人支配的恐惧,因为在这些作品里,人性的复杂需要大量的揣摩和理解,不过也正是这种复杂,这本书才越品越有趣。这本书以波旁王朝为背景,司汤达除了在描写人物上下了功夫,还揭露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昭示了教会反动的本质,但是历史久远,而且法国历史复杂,越来越少人关心对当时现状的描写,所以人物和情节成为重点,于连这一形象的复杂多元更吸引大家。
越长大,对人性复杂的理解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