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地理提分策略研究

(化繁为简,梳理试卷,重点知识反复考察,你需要背得和理解)


一、关于课堂效率:自己认真听课,保证每节课都有所收获;学会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每一节课的笔记。(这叫复盘、改错、反思和总结)


二、关于讲评试卷的时候:你需要需要听:

①听材料解读,获取材料和图表、图例信息;

②设问要你回答什么?有利or不利、自然条件or社会经济条件等;

③权衡选项abc d,进行对比,优中选优;

④这道题的突破口在哪里?解题的思路是什么?

⑤这道题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和区域背景,你现在知道了吗?

⑥这道题你听懂以后,你的收获和反思是什么?


三、关于选择题的做题策略(找依据证明你的推理是站得住脚的)

1、勾画时间和空间,必须要有地理时空观。

①比如材料说:7月,印度的风向是什么?

推理:                                                                       

②比如材料说:7月,非洲的几内亚湾的风向是什么?几内亚湾地区何时波浪能最丰富?

推理:                                                                       

③比如材料说:欧洲把某产业转移到了越南。

推理:                                                                       

推理:                                                                       

④比如材料说:内蒙古某座山上的植被和坡向有关。

推理:                                                                       

⑤比如材料说:欧洲西部的爱尔兰岛,可以开发什么新能源?当地的年温差小的原因?

推理:                                                                       


2、对材料进行分层分段,获取每个句号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以及推理暗含的地理信息。

①比如材料说:海草根系发达,光合作用效率高,适宜生长在清澈的水域?

问题:海草对维护海床稳定的作用?                                             

问题:科学家为什么在远离河口的位置,种海草?                                   


②比如材料说:中国某企业去美国投资建厂,产品运回国内销售?


③比如材料说:以前,江西某县城使用香樟树制造木箱子;如今,通过萃取和提炼香樟树中的香料成分来发展香料产业。

问题:促使江西某县城由“制造木箱子向发展香料产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A原料    B市场      C技术      D政策


3、人文地理的选择题,一般需要语文阅读能力,学会从材料中、图表中,获取和推理地理信息。将问题代入原材料去一一对比、分析论证。同时,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和见识。

①比如:量身定制、个性化定制的高端产品?推理:                                   

②比如:流水线生产、机械制造的低端产品?推理:                                   

③比如:任何产品,唯有品质高,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才会具有市场竞争力。

④比如:产品价格的高低,一般来说,是取决于市场的供需。

⑤比如:降低房价,会造成楼市不稳,引发社会恐慌和矛盾。


4、自然地理的选择题,侧重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形成过程、地理现象、地理意义、地理影响、地理要素的差异分析、地理要素的综合思维分析等。

方法论是:向前推条件和成因,向后推影响和意义。再结合图表图例以及区域背景来分析。

比如:形成沙尘暴的条件是:                                                   

比如:形成泥石流的条件是:                                                   

比如:形成河口三角洲的条件是:                                                 

比如:黄河下游含沙量增加,带来的影响是:                                                 

                                                                              。

比如:挪威(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峡湾的成因?                                   

比如:北美哈德孙湾、北美五大湖的成因?                                       

比如:与英国东南部相比,西南部多海湾的原因是?                               

比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高纬延伸,为什么?                               

比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小麦种植北界向北移动的原因?                         


比如:某干旱地区,湖泊面积缩小,带来的影响?

                                                                             


比如:某干旱地区,湖泊面积扩大,带来的影响?

                                                                             


比如:干旱地区,影响植被生长的主导因素是:       

所以,对于干旱地区来说,阴坡和阳坡,哪个坡植被长得更茂盛?       

阳坡:                                                                         

阴坡:                                                                       


5、尺度观

比如: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塑造大的、宏观的地形。

比如:一般来说,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塑造小的、微观的地形地貌。

比如:局部的热力环流,属于小尺度的热力状况分析,小尺度的下垫面性质分析。

比如: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就属于大尺度的分析思路。

结论:尺度越小,范围越小,情况越差不多。

尺度越大,范围越大,情况就大相径庭。


另外,尺度可以分为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注意尺度的变化和影响!


时间尺度:就是短期来看,怎么了;长期来看,又怎么了?不同的时间,出现了不同的地理现象。

举例:强烈的森林火灾后,短期来看,植被都被烧毁了,植被数量减少,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时间推移,森林火灾留下的森林灰土肥沃,利于植被生长,植被可能又会得到恢复,植被又渐渐增多。

6、时刻记得地理核心素养,辅助做题。

比如:大力开发房地产项目?

比如:大力毁林开荒,增加种植面积?

比如:围绕核电站建设卫星城?

比如:在安第斯山脉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比如:北京为了缓解主城区的人口、产业、资源、环境压力。于是,政府引导市区人口、产业向郊区的卫星城转移,从而缓解北京主城区的压力。


四、关于综合题的做题策略

1、解读材料文字信息,目的是为了获取主题词和关键词,以及学会推理材料暗含的地理信息。

比如:时间什么时候?比如时间线如何变化?不同的时间,出现了不同的地理现象?

比如:空间位置是哪里?这个地方的区域背景是什么?这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状况如何?

2、解读图表、图例等图文信息,目的是为了获取图中的地理信息。

注意括号里的话,一般是解释说明的作用;注:什么什么,都是重要信息,不可忽略!

五、地理大题的解题方法论是

第一步、读懂设问要你回答什么?(主题词是谁?答题范围是什么?是要你分析还是列举还是简述还是描述还是说明?)

比如要你回答水文特征or水系特征?比如要你回答有利条件or不利条件?比如自然条件or社会经济条件?


第二步、明晰设问的答题范围?

比如从水循环角度来回答?比如从地质作用角度来分析?


第三步、把设问的问题,带入材料或图表中分析和推理,目的是找到依据来回答问题。


第四步、多角度思考答案,答案才会全面和精准。

一般来说,答案来源于材料信息+答案来源于图表图例+答案来源于区域背景+答案来源于课本笔记+答案来源于读了材料后的思维能力反馈。


第五步、看分值,写答案。组织答案顺序,分点作答。使用地理术语,表述准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