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在我家院子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一个晾晒衣物,一个料理花草,或一个洗米择菜,一个洒扫庭除……她们有说有笑,各司其事,忙得不亦乐乎。那一派和谐欢乐的景象,常常惹来四周邻居的羡慕和赞叹:瞧这亲家俩,多亲热!
这两位老太太,就是我的婆婆和妈妈。其实,我和老公刚结婚那阵,她们的关系并没有这么亲密,而是像大多数亲家之间一样,客气而疏离。随着孩子的降临,两个老人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老公是家中长子,对于孩子的姓氏,婆婆的态度明朗而坚决,一定要随他们家;而我是独生女,在孩子的姓氏问题上,妈妈也扬言决不放弃“主权“。于是乎,一场孩子的姓名之争在婆婆和妈妈之间开始了:婆婆用的是先入为主的策略,早早地将她给孩子取的名字广而告之;妈妈则是通宵达旦地查经觅典,罗列出一大堆或励志或雅致的名字让我们挑选……
最后,在我和老公的不懈努力下,两个老人各让一步,达成了“两姓各取一字”的协议,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总算偃旗息鼓了。而随后而来的诸如“孩子由谁照看、过年过节在谁家”等等问题上的意见分歧,仍使得婆婆和妈妈的关系陷入了僵局。
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讨论老年人的帖子,其中有这样一句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年人最怕的就是自己不再被需要。”说起来,婆婆和妈妈的经历很有些相似,退休前都是单位骨干,都是中年丧偶,都是那种特别有主见和存在感的人。退休后生活节奏的突然转变,她们一时难以适应,很自然地便将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到了我们身上。如此想来,她们对孩子的姓氏、照管等事情上的参与和纷争,其实只是一种害怕不再被需要和重视的心理表现,而不是两个人本身的矛盾。
既然如此,何不把婆婆和妈妈接来与我们同住?这样,就可以让她们在家庭生活中继续“发光发热”,不会因为无所事事而感到失落和焦虑,我们照顾起来也更方便。
我的想法得到了老公的赞同,于是我们立刻开始了分头行动。
我的工作是调和婆婆与妈妈的关系,我想啊想,决定从细节入手。今天买件漂亮的羊毛衫给妈妈,我说是婆婆在展销会上顺手给她买的;婆婆爱喝点小酒,隔天我又拎了喷香的玉米酒到婆婆家,说是妈妈旅游时特意给她带的;借口身体不舒服,我一会儿要喝妈妈煲的汤,一会儿又要吃婆婆的手工面,婆婆妈妈立马一前一后跑来,在我家厨房忙开了锅……一来二去,婆婆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很快“破冰”了。老公那边呢,也没闲着。经过他反复的比较,最终选定了位于城郊的一处私宅,有独立的院子,还有小块空地可以栽种,非常适合老年人居住。
就这样,一个由婆婆、妈妈和我们一家三口组成的大家庭诞生了。如今,婆婆和妈妈已经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八年。八年来,两个老人相处越来越融洽,身体也越来越棒,我们的家庭生活因此而更加舒心和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