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最有名的小说,也是其作品中最容易看和写实的一部。没有神出鬼没的迷宫,没有卡夫卡式的隐喻,没有匪夷所思的情节,只有用平净的语言娓娓讲述已逝的青春,讲述青春时代的种种经历、体验和感触——讲述青春快车的乘客沿途所见的实实在在的风景。
村上春树在《我这十年》的访谈中讲:《挪威的森林》的诞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动机是眼看我就四十了,想趁自己的三十年代还拖着青春记忆尾巴的时候写一部类似青春小说的东西……
村上春树想用一部作品来纪念自己的青春岁月。
青春,是一个被赋予了太多憧憬与希望的词汇。在很多人眼里青春如火,燃烧着激情与活力;青春如花,绽放着智慧与希望;青春如灯,指引我们从青涩走向成熟。
读过一段话,大意是: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
想想真是这样,我们拥有青春的时候,我们不曾在乎它,似乎不懂拥有它的意义和价值,直到失去时,才觉出它是那么别样的美好。晚矣。惟剩片片的回忆和一声轻轻的叹息。
记得刚刚入职上班时,二十岁的年纪。新人历来是历练的对象,历练就是培养,培养就是要少说多做。当时的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有对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和比赛。每到这种时候,就是没完没了地备课、说课、讲课、评课,一轮轮地做,大把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加班。有意思的是,开始的时候,划定的青年教师的年龄界限为三十岁,也就是超过三十岁的教师就可以免去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的历练。当时,我们都计算着再过几年可以摆脱这些魔鬼式的训练。可是,过了几年,等我们快长到三十岁的时候,上级部门的文件里把青年教师的年龄进行了重新界定,定为三十五岁以下的教师为青年教师。撇嘴叹气之后又开始算再有几年可以走出青年教师的行列,可以清闲一点。有意思的事情又一次发生了。几年过后,等我们一众人快三十五岁的时候,上级部门的文件又重新界定了青年教师,四十岁以下……哇塞!那个门始终在我们前面不远处,始终,很多年。那时,是那样地巴不得早一点逃离,以为那个门以外的世界即是清闲、悠然的代名词。可是,等我们真的跨过了那个门,进入到另一个阶段,才发现,过去的才是最美好的。
昨天,我的好友阿裴写了一篇文章——《讨厌现在的生活》。最近,阿裴因到新的部门扶持新人工作,加上家里的老人需要照顾,节奏很紧张,很是疲乏。她的文字写出了真情实感。她在文中写道:
天天忙的像陀螺一样,被生活这个鞭子抽的团团转。时下最流行的诗和远方,简直就如LV一般是个奢侈品。
每天骄阳烈日炎炎,必需撑伞去工作。朋友说矫情,人家户外工作的人还不活了,你上班空调,回家空调,还要叫。可是一旦心累了,你对生活就失去了期待,盼望,和憧憬。
…………
阿裴文中写出的应是多数中年人在工作、生活双重重压下的无奈。是啊,心一旦感觉累了,面对生活便多了几分焦躁。回忆一下,青春年少的时候,多是身累,心是从未感觉到累过的。彼时和此时是不一样的。彼时不高兴了便会哭泣,此时已懂得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眼泪不解决任何问题。
时光飞逝,当韶华不在,当青春只剩下回忆,我们还有“坚强”。打开“坚强”这个行囊,里面也有很多宝藏,理性,淡然,平和,宽容……还有稀有的“诗和远方”。
当青春只剩下回忆,我们懂得了珍惜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