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9

我们都知道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都是飞沫传播,比如流感、流脑、猩红热等等。但也有部分是经空气传播,空气传播的定义如下:

经空气传播疾病:由悬浮于空气中、能在空气中远距离传播(>1m),并长时间保持感染性的飞沫核传播的一类疾病。包括专性经空气传播疾病(如:开放性肺结核)和优先经空气传播疾病(如:麻疹和水痘)。

飞沫传播和飞沫核传播,两者之间的联系其实是同一传播途径的转化。人体排出的飞沫在外环境中经历两个过程——沉降和蒸发,大的颗粒会快速沉降到物体表面引发一个接触传播,较小的颗粒由于蒸发作用占优而形成了带有病原体的飞沫核,这个飞沫核的成分可能是一些矿物质或者残留蛋白。而在飞沫——飞沫核转化的过程中,由于介质的改变、外界环境的作用(紫外线、温湿度、风速、分子间的撞击等等)都在削弱病原体的感染能力,使其感染效价降低。所以,从感染效价的角度看传播途径,可以经飞沫传播的疾病不一定可以经空气传播,但凡是可以经空气传播的必然可以经飞沫传播因为带有较弱感染效价病原体的飞沫核都可以感染人,那么带有强感染效价病原体的飞沫更能感染人。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其中另类的就是专性经空气传播疾病(如:开放性肺结核)和优先经空气传播疾病(如:麻疹和水痘)。肺结核只能经空气,不能通过飞沫,而麻疹、水痘可以通过飞沫、飞沫核但是优先飞沫核,这些都就与上述的推论相违背了。

其实,上述的理论强调病原体的特点,却忽视了感染的发生首先是病原体与受体互相作用的过程,并不单单只有病原体而已。在飞沫——飞沫核转化的过程中,除了病原体感染效价的变化以外,其在呼吸道沉降的部位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飞沫容易沉积在上呼吸道,而飞沫核更小容易沉积在下呼吸道。由于上下呼吸道黏膜细胞表达的受体不完全一致,不同病原体对其嗜性不一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会存在优先经空气传播和专性经空气传播。比如麻疹、水痘,虽然飞沫核上的感染效价有所降低,但它可以沉积到下呼吸道与其受体更易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释放,才会有了飞沫核比飞沫更容易传播。

明白了上述感染过程以后,我们可以说,对于专性经空气传播疾病和优先经空气传播疾病,远距离接触感染的危险性依然存在。所以,从防护角度来说,对于专性经空气传播疾病和优先经空气传播疾病来说必须要是负压隔离间,佩戴的一定要是密闭性良好的防护口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创张绿 陈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团队 感染传播三要素 人类历史一直在不断与微生物做斗争。感染病是一个强大的对...
    小小的我们1973阅读 2,905评论 0 0
  • 从前在学习WS/T 511-2016《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文件,术语和定义中3.1,经空气传播疾...
    就爱傻笑阅读 6,709评论 0 2
  • 织密扎牢疫情防控网,勠力防控的宝贵成果 3月28日,启东对村村之间,小区与小区之间实行了卡扣管理,实行了南通百通两...
    施锦花阅读 1,157评论 0 0
  • 2015 Fishman’s Pulmonary Diseases and Disorders 5th P2012...
    rochiman阅读 6,609评论 0 2
  • 去年七月份的杭州杀妻案,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霸占头条热搜好几天,但是客观上来说,我认为这种事情并不值得全民关注。因...
    隔壁的花姐阅读 1,28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