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分享读书感受时,所表达的侧重点都是不同的,之所以他们的感受不尽相同,是来自于每个人不同的经历,老师曾经说过:读人物传记其实就是照镜子;100个人读传记,就有100种感受。
有些学员基于内容讨论,文中提到作者一家人因为宗教信仰的自由,举家迁移到新英格兰,能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可见追求宗教信仰的力量有多强大。萌姐也一再提出,物质连接、思想连接、精神连接,其中精神连接是三者之中最高层级的连接。
从作者儿时带领小伙伴去修建钓鱼台,就显示出他的领袖气质,而父亲对他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当他做错事情的时候,父亲教导他:干不诚实的事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在描述父亲的时候,作者形容他不仅有着健硕的身体,而且天资聪颖,拥有很多方面的才能,最难能可贵的是于公于私都深明大义且行事果断。他常邀请深明事理的朋友或邻居叙谈,谈论的都是些现实而又能够引发大家独立思考的话题,而这些深深的影响了小富兰克林,让他认识到“何为善良和公正,何为人生的处世之道”,而父亲对于他言传身教,邻里间有什么重大事情都愿意与父亲商量、征求他的意见,富兰克林在无形当中埋下了追求公共事业的种子。
第二位学员是一位大学老师,她分享了关于家庭教育,认为父母在孩子儿时应该多去陪伴,因为这个时间其实很短暂,也就是一二十年,但有些家长忙于工作疏于陪伴,以至于很多孩子没有办法去倾诉内心的想法,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进入大学之后,久而久之患上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位大学老师,结合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以及自己的育儿经验,呼吁大家一定要多的陪伴子女。
还有一位学员结合书中的内容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家里三个姐妹,父母为了供三人读书,出去打工做油漆工,每套家具都靠手工刷漆,整个过程会吸入大量粉尘,完成一套要一个月时间,工作非常辛苦,而每套家具也只能赚几百块钱。巨大的压力下,父亲常常抱怨生活没有尽头,最终因为大姐和三妹成绩不好,干脆就不供他们读书了。
学员称那时的自己并不理解,父母的决定。后来随着自己走上社会,学习并成长,她体会到父母本身的原生家庭就很苦,把她们三个养大并不容易。在付出没有回报的时候,选择了放弃供她和小妹上学,只供学习成绩更出色的二妹,二妹也不负众望最终考取了湖北化校。在二妹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全家都感受到喜悦和骄傲,她作为大街也为自己的付出感到很值得。
所以学员对文中描述,富兰克林的父亲因为有十多个孩子,作为最小的儿子富兰克林,上到二年级时,被迫放弃学业的事情,非常有感触。她表示自己长大后,能够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并对自己辍学的事情释怀了,从而自己也变得更加快乐。她也很感谢那段时光,让自己有一颗感恩的心。
她最后总结,富兰克林虽然只读了两年的书,但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所以只要我们不放弃自己,并拥有持续去成长的心态,就一定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雪瓶老师最后总结,今天的内容是前一天的延续,都是在讲优秀的品质如何被传承。她也提到了言传不如身教,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这些孩子也认识到何为善良和公正,何为人生的处世之道“,老师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因为家里没有冷气,夏天的夜晚所有人为了避暑都拿着草席,带着被子,搬到楼顶上去睡。那时记忆深刻的是,有一位邻居家的奶奶特别会讲故事,孩子们每晚都听她讲,也会围坐在大人旁边,听他们聊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虽然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他们具体聊了什么,但依然使那个年幼的自己对世界有了不一样的认知,并一直铭记于心。
她引入了樊登老师的例子,那时在樊登读书平台工作的时候,会发现每一次樊登老师有重大的活动或发言,总会把儿子带在身边。那时她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而读了这一段内容之后,她彻底想通了,樊登老师其实就是在做言传身教,用他的成功去影响孩子,让孩子想成为于他一样优秀的人。
老师呼吁我们每一位有孩子的父母,在自己获得荣誉的时刻,一定要带上孩子,让他们看看,自己的父母如何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社会的认可,通过自己的荣誉瞬间,让孩子见证到自己的高光时刻,这也许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