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结婚久了,爱情就慢慢变淡了,摩擦就慢慢增多了,话题就慢慢变少了,日子就慢慢无聊了,最后婚姻就慢慢死去了。
难道一段婚姻真的很难熬过“七 年 之痒”?难道两个人走到后期真的会如行尸走肉一般视对方于无物?
作为一个还没结婚的人,我不清楚也不知道真正的婚姻会是什么样的,我也没资格去评论婚姻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有的只是我自己对婚姻的憧憬,我有的只是我自己对婚姻的想象,我有的只是我自己对婚姻的思考。
作为一个活在未来的人,虽然婚姻对我来说是未来的事,但现在的我就该好好考虑这个事了。
在讨论婚姻前,我觉得我们得先想清楚真正的朋友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不能否认,我们都倾向于与比我们更优秀的人交朋友,倾向于融入更加优秀的团体。
道理很简单,我们人人心中会有一杆秤,我们会计算与这个人交朋友的成本与收益,与更加优秀的人交朋友,总体上来看我们的收益会更多。
这里需要尤其强调,成本和收益不仅仅指金钱!
成本和收益可以是任何时刻的任何一样东西。就拿成本来说,除了金钱以外,他可以是你与朋友相处时所花费的时间,也可以是你与朋友交谈时所共享的知识,也可以是你与朋友吵架时浪费的好心情,更可以是你与朋友生活时所造成的视野狭小态度消极进而所失去的成长进步的机会………明白了成本是什么,收益也就很好理解了,收益不止是金钱,更包括朋友对我们的积极影响,对我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我们成长进步的帮助………
那么健康的朋友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没错,健康的朋友关系应该是可以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一起合作一起进步的关系。
正如李笑来老师说的: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的人。
也就是说朋友是值得合作的那些人,什么样的人值得合作?可以信任,可以托付,有上进心,有责任感,会索取,也会付出,有契约精神,有拼搏意识,概括起来就是那种可以和我们一起成长进步的人。
那么对于另一半呢?我个人认为婚姻其实是签订了一种受法律保护的契约的一种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与普通朋友关系相比,多了一个契约,双方之间的信任更为深入,而对他人的信任其实就相当于自己放弃了部分安全感,信任给予得更多,自身的安全感就放弃得越多。所以夫妻关系会具有排他性,因为一旦夫妻被他人闯入了,就相当于夫妻之间有一方的安全感被出卖了。如果一个人的安全感完全建立于此,那么当这部分安全感被出卖以后,这个人往往很难接受现实,可能会由此沉沦下去,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安全感来自于多方面,夫妻之间互相托付的安全感只占自己的安全感中的一部分的话,当夫妻之间的安全感被出卖后,这个人往往还能较好得控制情绪。
所以婚姻也是一种合作关系,相比于普通朋友之间的合作关系,婚姻之间的关系互相之间交付的信任和安全感更多。
所以婚姻关系中最重要最为关键的问题其实就是信任和安全感的问题,也就是两个:①对方值得信任吗?安全感值得交给对方吗?②给予对方多少信任和安全感?
对于第一个问题,对方是否值得信任,安全感是否值得交付。这个问题我觉得和找朋友的问题是一致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值得合作,看我们是否放心和这个人一起完成一件事,通常情况下,我们更愿意和一个有契约精神、有独立人格、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的人合作,所以这类人也是找寻另一半的优先人选。
对于第二个问题,给予对方多少信任和安全感。我觉得这个是和自己拥有多少安全感来定的,自己的安全感来源越多,那么给婚姻的安全感占自己的总量安全感就越低,如此的话,如此的话自己在面对交付给婚姻的安全感的时候才不会患得患失,才可以以更加平和更加稳定更加理性的心态来面对婚姻,如此因为婚姻做出过激行为的概率也才会变低。
同时由于是合作关系,那么是否值得合作也是婚姻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婚姻里的一方已经不值得合作了,那么婚姻可能也就走到头了。
怎样才能使自己值得合作呢?想想我们想和什么样的人合作就知道答案了,成为一个有契约精神,有拼搏意识,有责任心,有进取心,会索取,更会付出的人,如此,自己就值得别人花时间和我们合作了。
所以婚姻关系要保持健康,关键是要使得合作关系保持健康,而要使得合作关系要变得健康,关键是合作的双方都要值得合作,而合作双方要值得合作,关键是合作的双方都具有值得对方花时间来获取的东西,那这个值得对方花时间来获取的东西怎么得来?很简单,就是不断地成长进步,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不断地充实自我,自己一直有输入,这样才有干货用来输出给别人。
所以最佳的婚姻关系就是两个人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一起进步,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