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四月,撤销三公官职,重新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六月九日,任命曹操为丞相。
[注释]
刘邦开国之初,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三公;哀帝时期,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东汉中兴以来,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现在取消三公,设置丞相,是突出曹操权力。
曹操任命冀州别驾从事崔琰为丞相西曹掾,司空东曹掾陈留郡人毛玠为丞相东曹掾,元城令河内郡人司马朗为丞相府主簿,司马朗的弟弟司马懿为文学掾,冀州主簿卢毓为法曹议令史(丞相府属吏,掌议论罪法事,相当于司法助理官)。卢毓是卢植的儿子。
崔琰和毛玠一起负责官员的选拔任用,他们选拔任用的都是清廉正直的人;一些虽然名气不小但是行为不本分的,终究进不了他们的法眼。提拔淳朴实干的,贬斥浮华作假的,进用谦虚和蔼的长者,压制阿谀结党的小人。因此所有的士大夫无不廉节自励;即使是尊贵的宠臣,其车马服饰也不敢过于张扬,甚至到了地方官吏蓬头垢面,破衣烂衫,独自坐着一辆柴车返京述职的地步。京城里的文武官员到各级衙门口办事,无不穿着朝服在大街上徒步而行;文不坐轿,武不骑马。各级官吏廉洁自律了,民风民俗也就随之变得淳朴了。曹操深有感慨的说:“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我还用操心什么呢!”
[点评]
曹操任用人才,不问门第出身, 选拔清廉正直的人,与东汉末年的朝廷腐败形成了对比。不过,地方官回京办事,都“垢面羸衣”,坐柴车,这些人就是“装”了,装给曹操看。即使装,也有正面拉动作用,使得底层民风民俗也就随之变得淳朴了。
司马懿自小聪明通达,有雄才大略。崔琰对他哥哥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机智,遇事果断,是个杰出的人才,你比不上他!”曹操听说后,征聘司马懿为僚属,司马懿借口患有风湿病而加以推辞。曹操大怒,想要逮捕他,司马懿畏惧,才接受了职务。
[点评]
司马懿也是个天下奇才、未来诸葛亮的最大对手,且还是晋王朝的实际奠基者。 现在,司马懿出场了。他怎么出场的呢?装病,如果说司马懿有什么独门绝技,就是装病,他的一生,是装病的一生。以后我们会再看到他怎么装病取天下。
曹操派张辽驻守长社,临出发时,军中有人造反,乘夜在营中放火,全军都惊恐不定。张辽对左右说:“不要乱动!这不是全营的人都想造反,只是少数叛乱分子制造混乱,想扰乱军心。”就下令说:“凡没有参与叛乱的,都坐在那里不动。”张辽率领数十名亲兵在营的中央站定,过了一会,全军都安定下来,随即捉到主谋的人,将他们处死。
张辽在长社,于禁驻军颍阴,乐进驻军阳翟,三个将领都意气用事,互不配合。曹操派司空主簿赵俨同时参与掌管三支部队的军务,遇到事情就从中斡旋劝导。三人的关系逐渐亲密起来。
[点评]
哗变者为什么都愿意在夜里起事?因为情况不明,士兵们恐惧,敌我不分,相互乱砍一气。《孙子兵法》说,“夜呼者,恐也。” 那怎么办呢,《孙子兵法》告诉说,“以静待哗”!自己人不动,还在动的就是敌人。张辽就是采取的这种方法。一招制胜,《孙子兵法》真的很厉害,所以还得多读书啊!
三个牛叉的高级将领,需要怎么样的开导才会相互配合呢?能让三位高管服气,赵俨不简单!可惜《资治通鉴》 没有记载赵俨是怎么具体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
当初,前将军马腾与镇西将军韩遂结拜为异姓兄弟,但后来由于部属间相互闹摩擦,关系逐渐恶化,进而成为仇敌。朝廷派司隶校尉钟繇、凉州刺史韦端来调解他们的矛盾,征召马腾驻军槐里。曹操准备远征荆州,派张既劝说马腾,建议他放弃军权,到朝廷担任官职。马腾表示同意,但是后来又犹豫不决。张既恐怕马腾改变主意,就下令沿途各县准备粮草等物资,以供马腾路上需要,又命令各郡太守都到郊外去迎送,马腾不得已,只好启程向东进发。曹操上表推荐马腾担任卫尉,任命他儿子马超为偏将军,继续统领马腾的部队,把马腾的家属全都迁到邺城。
[点评]
统一北方后,曹操首要的任务就是稳定局势,加强自己的统治。上面曹操的一系列操作都非常务实有效,特别是他马上要进攻荆州的刘表,首先要把自己阵营的地雷全部排除,以免他们在特定的时候爆炸。他派赵俨协调张辽,于禁,乐进的关系。让他们关系和睦。然后说服马腾离开军队,到朝廷任职。同时让马腾的儿子马超统领马腾的部队,减少马腾的戒心。把马腾的家属全部迁移到邺城,作为人质(为后来马超反叛曹操,马腾被灭族埋下伏笔),曹操成功排雷。
秋,七月,曹操南击刘表。
八月二十四日,任命光禄勋、山阳郡人郗虑为御史大夫。
八月二十九日,太中大夫孔融被斩首弃市。
孔融恃才傲物,经常说一些偏激的话,故意和曹操作对;还屡次戏弄、侮辱曹操。曹操忌惮他的名望,对他宽容、忍耐;可心里十分厌恶。孔融又上书给献帝,提出:“应该遵照古代的王畿制度,在京师周围一千里的地方,不可建立封国。”曹操发现孔融的议论范围越来越广,对孔融更加忌惮。
孔融与郗虑一向有矛盾,郗虑秉承曹操的意思,罗织孔融的罪状,命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上奏:“孔融从前担任北海国国相时,看到天下大乱,就召集徒众,准备图谋不轨。后来与孙权的使者谈话,又讥讽、诽谤朝廷。另外,他从前与平民祢衡在一起行为放荡,互相标榜,祢衡称赞孔融为‘孔子不死’,孔融称赞祢衡是‘颜回复生’。这些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应该处以极刑。”
曹操于是下令逮捕孔融,连他的妻子儿女一起处死。
当初,京兆人脂习与孔融关系亲近,经常告诫孔融,说他性情过于刚直,必然会招来大祸。等到孔融被杀后,许都没有人敢去收葬孔融的尸体。脂习前去抚着孔融的尸体,哭着说:“孔文举(孔融字文举)弃我而去,我为什么还活着!”曹操逮捕脂习,打算处死,接着又把他赦免了。
[点评]
孔融幼年留下了“孔融让梨”的佳话 ,后来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他落得如此下场,也是令人扼腕叹息。
据《后汉书》记载,除了以上罪名,孔融还有这样一条罪状:“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 ‘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父亲有什么值得孝顺的,自己不过是他一时情欲的产物,母亲又有什么恩情呢,就好比一件器物暂时寄存在瓶子里,分离后跟瓶子还有什么关系呢? 这番言论就是放到今天意识也是够大逆不道的的,更何况在以孝治天下的东汉? ”
作为一代名士的孔融,曹操要想杀他,也得找个让所有人都无可反驳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不孝! 4岁能让梨的少年道德模范,竟然因不孝被杀,这对孔融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
孔融被曹操杀得冤不冤呢?在我看来,是既冤又不冤。
说其冤枉,因为他是立场问题的牺牲品。孔融真的是不忠不孝吗?肯定不会。他自小接受儒家教育,是正统知识分子的代表,而忠孝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后汉书》也有记载孔融十三岁丧父时哀伤过度,要别人扶着才能站起来,父老乡亲们都认为他孝顺得很。不忠不孝只是曹操除掉孔融的一个借口罢了,曹操非杀孔融不可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两人政治目标的对立。
正因为 孔融的“忠”,他才将自己的命运与形同傀儡的汉献帝捆绑在一起,必然与权倾朝野的曹操针锋相对。其实孔融与曹操的关系起初还是不错的,这是基于他们匡扶汉室的共同政治立场,但没多久曹操就“挟天子以令天下”,想成就自己的王霸之业,而孔融始终是汉室王权的坚定维护者,两人政治关系自此分道扬镳。
真正触到曹操的核心利益,让他不得不痛下杀手的是这件事: “京师周围一千里的地方,不可建立封国” 的意图就是为了抑制曹操扩大地盘,防止曹操自立为王,曹操要想完成伟业就必须出去孔融这块绊脚石。
说其孔融被杀也不冤,理由如下。
孔子对士人最基本的标准,是“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国家有道,则能做官任事,国家无道,也能保护自己免于刑戮。曹操的朝廷,不算事无道,算相当有道了,孔融却一路逼着曹操杀他,怎能自比为孔子。他和祢衡,倒真是一对,两人都是恃才傲物,傲视权贵,在中国社会,就是找死的性格。
只要曹操想干点么事,孔融总会有一堆反对的理由:曹操征讨乌桓,孔融就不适时机地区嘲讽他欺负弱小,宛如土匪。孔老师是个好酒爱客之人,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可是,曹操称酗酒误事,要颁布禁酒令,孔融坚决反对。他说,美色更误事,那就该禁止人类的情爱与婚嫁吗?
还有一个细节,曹操并没有下决心杀孔融,是郗虑主动替曹操解决问题,这和祢衡之死相似,祢衡当众羞辱黄祖,黄祖气得下令杀他,不过是一时激愤,但是黄祖的主簙一向痛恨祢衡,马上就执行了死刑。等黄祖后悔,黄祖的儿子黄射也赶来挽救,人头已经落地了。别人被主公处死,都有其他同僚说情,至少拖延行刑,等主公回心转意,但是祢衡不仅没人替他说情,还恨不得他早死。这也是恃才傲物的人没有考虑到的,他们只挑战大人物的肚量,没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似乎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因为没有知行合一,对书,对道理,都不是真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