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步匆匆,不知不觉已经来到冬季。虽然我们还没有等来飘雪的日子,但2017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开学伊始,我有幸加入为期一年的全国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每周三、周六都会安排教育专家学者,通过网络为我们上课,包括专业课程和师德课程。在青椒计划为期四个月的学习过程,我学到了很多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我也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应用。
丁道勇教授,在好学好用的教学原理一讲当中讲到,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老师要走近学生,理解倾听学生的内心,才能找到教育的最好方法。我在课上让学生给老师写一封信,可以说说初中甚至是小学你的上课状态、你希望高中化学课怎样上、你想让老师为你做些什么等等,畅所欲言。课后我认真地读完每一封信,发现无论多么顽皮的孩子,他们都有一颗渴望知识的内心,甚至是已经被我放弃的那些学生。这让我感到很愧疚,所以我决定用我的力量帮助他们!
郑益民老师在讲班主任的那些事的时候,她的一个做法让我很感动。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学生翻来覆去地问她,可是郑老师从没表现出厌烦,反而对学生说"我预期这道题需要讲到100遍才能懂,现在才问了30次,来吧!咱们再讲一遍!"这样的耐心是值得我去学习的。我教的这些孩子,他们的基础差,学习能力又不强,所以我要向郑老师学习,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
教学仅仅有耐心、爱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讲究科学教学方法。
郭华博士为我们讲了教学及其方法。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两者缺一不可。我总抱怨学校生源差。现在静心思考,真正的问题出现在学生身上吗!如果一位老师的课讲得通俗易懂,精彩有感染力,在课上学生与他的互动肯定也是积极的、热烈的。所以我也在课上下功夫,改掉"满堂灌"、"独角戏"的毛病。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认真分析每一个实验,课上采用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究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抽象难理解的化学原理,用三维动画帮助理解。
在教学中,后进生学习有些吃力,我开始模仿郑益民老师,把学生按学习能力均匀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助。按课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分,得分最低的一组为大家表演节目。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小组学习获得了不错的成效。孩子们学会了分享、互助,在班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书这条路上我曾经是迷茫的、困惑烦躁的,甚至想到过放弃。17年的教师节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青椒计划。她让我重拾信心,因为在这个大家庭里有那么多信念坚定,孜孜不倦,渴望收获成功充满正能量的年轻人!
在工作中我还差得很远,但在青椒计划的帮助下,我会很紧脚步,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我已经加入吴虹老师推荐的21天充电行动!最好的自己就在前方,加油!我相信在大家的陪伴下,这条路我会越走越宽阔,越走越精彩!
ps:上课期间一张照片都没拍过,这是元旦联欢会拍的,大家感受一下欢乐的气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