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莉诺好极了》:孤独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昨天读完了《艾莉诺好极了》。

这是一本讲述孤独、心理创伤的书。

主人公艾莉诺小时候,遭到妈妈的严重虐待。之后,她就过上了公益救助,到处寄养的生活。

艾莉诺整个童年,都没有拥有过属于孩子的疼爱,取而代之的是恐吓、暴力、嫌弃。她从没有体会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爱、祝福。

因此,她长大后有了自己工作和住所,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她的生活循规蹈矩,每一步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她还有严重洁癖,看不惯她认为“不洁”的东西。

直到30岁那年,她的一位新同事——雷蒙的出现,打破了她的生活。

雷蒙是一个非常阳光,不按套路出牌,甚至不注意自己举止行为,但心中充满爱的男同事。

他们在一次结伴出行时,遇到了一个老人突发疾病摔倒在地。在雷蒙的建议下,他们俩一起把老人送往医院。

老人苏醒后,自己和家里人都对他们非常感激,邀请他们参加了各种家庭聚会。

这让艾莉诺第一次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有这么微妙的关系,她甚至觉得这种感觉还不错。

自此,雷蒙在艾莉诺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他帮助她不断感受真实的世界,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的感情,还帮助她打开自己潜在的内心,走出人生阴霾,告别过去,开启崭新的人生。

艾莉诺这个主人公,其实在很多人身上都能找到缩影。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或多或少也受过不同程度的心里创伤。

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创伤不会因为我们长大,就自行结痂脱落,即使脱落,可能也会留下疤痕。

然而很多人,不愿意把这种疤痕暴露给别人看见,只能一味的隐藏。

隐藏给我们带来的,就是一直活在它的阴影下。

只有直面伤疤,寻求身边的爱,用新的爱去磨平曾经的伤疤,伤疤才会被治愈。

我们才可以轻重上阵,去发现身边更美好的时刻。

人生本来就不易,如果我身上负重太多,只会压的我们喘不过气。

非常喜欢书中的一个场景,当艾莉诺状态慢慢变好,她在去往咨询室的路上,书中这样描述:

“几个星期过去了,与玛利亚·邓波儿的会谈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尽管寒风呼啸,出门走走还是不错,我决定步行而不搭公交车,享受残余的阳光。有不少人和我所见略同。能够成为群体里的一员,感觉还不错,融入人群让我略感愉悦。有个男人带着一条非常迷人的小狗,坐在人行道上,我投了二十便士到他的纸杯里。我在连锁面包店买了糖霜卡仕达甜甜圈,边走边吃。我对着一个长相奇丑无比的婴儿微笑,他坐在俗气的推车里对着我摇拳。注意到细节,这样不错。生活的细小切片——森林总总加起来,可以帮助你觉得自己是人类整体的一小块、一小片,不管多微小,都能帮着填满某个空间。”

确实如此,心只有这么大,只要抛下过去,才可以装进去当下。

余生,愿我们卸下心理沉重的负担,轻轻松松迎接生命的美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