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但是我的答案是“不”?

正面管教里有句话,作为拒绝孩子不良行为时,经常推荐使用。包括我自己有时也用:我爱你,但是,我的答案是“不”。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不认同的是你的行为,但并不影响我对你的爱。

我确实质疑这句话。它真的有用么?孩子真的会感到你不认可他的行为时,但是你还是爱他的么?

当孩子接收到的信息都是“不赞同”和“反对”他时,你这个声称的“爱我”,“爱”的是哪个“我”呢?

拒绝孩子的艺术,远非这一句话这么简单。我还看过有的育儿文章里,建议大人除了这句话什么都不要解释。我质疑这样的做法还会给孩子“爱”的感觉么?

首先,作为大人,我们要先问自己,我是出于什么原因对孩子说“不”的。

我经常听到的理由之一是:要给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全部按照约定执行。不按照约定就say no

但人不是机器,设定好程序就全部自动执行。“不允许例外”就是在盲目的忽略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而“例外”会让孩子学到了灵活的处事原则,会让孩子看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尊重。

只要在之前,把“例外”的原因,告诉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这样的。

我也常常会自己夸大问题,比如,让孩子一次不刷牙,就会忧心忡忡的想,完了以后孩子都会不刷牙了。

当我们跟孩子死嗑,坚持说“不”时,我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有时是不是为了证明你更有权利,他要听你的?

有时是不是担心他会一辈子这样,让你失去对他的控制?

有时是不是担心他未来不好,让你觉得自己没有尽到父母的义务?

是的,我们有太多原因可以对一个孩子说“不”。下面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

当今社会中,养育模式的最大问题并不在于纵容,而是对纵容的恐惧。

我并不是说,我们不能说“不”。而是在拒绝孩子之前,可以多花些心思去了解他的感受和需求。再去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不舒服”?这是我自己的问题么?再去和孩子进行沟通。

如果孩子真的有不当的行为,确实需要我们的批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限制批评的次数。这个不难理解,全世界都在提倡鼓励。

。限制每次批评的范围。只用简洁的话,指出当时的行为。

。限制每次批评的强度。语言不要无情冷酷。

。寻求“批评”的替代。帮孩子看见行为的影响。

只有真诚的与孩子情意相通,只有让他感到对他的理解和尊重,你的拒绝里才有“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赶快截图看看你适合带哪个男朋友回家
    邓平1阅读 1,463评论 0 0
  • 前言 作为一个iOS开发者,一定使用过CocoaPods吧。如果还不熟悉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CocoaPods安装...
    PamelaChen阅读 4,206评论 1 2
  • 对于情商教育,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2017年国家政策中已明确指出学生的情商教育至关重要,2017年心理咨询师考试题...
    素人一个阅读 1,805评论 0 0
  • 奶奶:你看,阿姨来的真快啊。那是,阿姨是飞过来的。一丁扭过头来瞪着我说:你是鸟吗?鸟才有翅膀,很是义正严词。我哭笑...
    亲爱的龙猫316阅读 1,211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