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书'读烂',如果再有机会的话”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把书读烂,绝不会在十八九岁就想着出社会。我现在三个平台换着跑,一天挣一两百块钱。每次在车流中飞奔的时候,我真的觉得,我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在开玩笑。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的话,我一定会回去好好读书。因为知识真的改变命运,哪怕不能改变命运,也不会因为这一两百块钱在寒冷酷暑中挣扎,也不会因为这一两百块钱,在狂风暴雨中狂奔。所以,屏幕前的你,如果你还有选择权利的话,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加油!——摘录自视频原稿文案
10万+截图自网络‖如侵立删


我的答复:

[机智][机智][太阳][太阳]

把书读烂,和你跑五个平台,跑八个平台一点关系都没有,和有没有人给你做好“读书”的榜样有关,和你父母亲曾经在你年少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有关。你有了榜样后,自己习成了阅读习惯,就是把你扔去扫厕所,就是逼着你流浪三十年,你一样还是会把书读烂。这在上个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已经深深证明这一点,在那个缺书的年代,多少知识分子在牛棚里、田埂上、水库边、厕所里等等,把书“读烂”,凡是真正“读烂”的人,后来他总有机会进城的。哪怕就是今天,沈巍大师流浪三十年,同样是一个把书“读烂”的活生生案例。还有山东陈州老师,哪怕双腿截肢,哪怕街头卖艺二十年,他也把书“读烂”了,不仅仅读烂,还自己写书出版。

我们总以为下水道工人不可能爱阅读,外卖小哥不可能爱阅读,纺织厂的女工不可能爱阅读(梭罗在walden还讽刺过工厂女工╯□╰),还有农村的小木匠不可能爱阅读,小区的保安不可能爱阅读,如此等等。

事实就是,总能找出例子,他们就是真的哪怕再“卑微”,再“落魄”,也热爱阅读,最终也真的把书都“读烂”了。你读不烂,纯粹只是你的一个借口。莫言还在工厂边打螺丝边读书呢,同样把书读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所有的如果,都是一个借口,很多时候,只要找到了借口,我们总能把事实合理化,把放弃说得理所应当。

视频中的小哥很有趣,他觉得有机会他就能读好书,读烂书,是没有机会,如果有机会,他就能改变命运,他竟然还相信——简单地去卷现在所谓的“高考”,就能改变命运。真所谓Too naive, too simple.现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你怎么卷读书,也不过是同样出来打螺丝,跑外卖,搬砖头。君不见跑外卖的硕士博士比比皆是,人家跑得老带劲了。根据外卖平台披露,至少有7万硕士以上学历在跑外卖,至少有21万以上本科学历在“黄袍加身”╯□╰。

工作可以无分贵贱,职业没有高低,当我们从内心深处真正感受到这种平等自由的话,哪怕就是做着跑外卖的博士生,他也是开心快乐的。如果内心深处有恐惧,有阴影,有创伤,哪怕让他坐在主席台,他也会颤抖的手,卑微的嘴,总会有逃避的理由。

命运的改变,一靠环境,或者说时代风口;二靠家庭兜底,或者是本身就是富二代官二代烟二代油二代铁二代医二代等等;三靠贵人,或者说运气;第四,那就是你自己的努力,或者说你把热爱做到极致,永不放弃。四者合而为一,这才是我们最终改变命运的因素。也就是古人常常说的“天地人”三才,天就是机遇运气,地就是环境,就是家庭兜底能力,人就是贵人,就是自己努力等等。缺一不可成功,不可能改变命运。

刘邦成功了,打下诺大的四百年江山。刘邦的“天”就是秦末大乱斗,这是机遇,也是他的运气所在。刘邦的“地”,就是自己沛县那一群见识高的老乡,都坚信刘邦一定能够出人头地,譬如吕公偏偏把自己的爱女嫁给这么一个“流氓地痞”,这些都是他的“地”势坤。刘邦的“人”,那就是贵人和自己的奋斗。吕公是贵人,萧何也是,张良还是,韩信也是,把一个个自己或喜或不喜欢的人,都用起来,都借过来,他就不可能失败。哪怕失败,他也可以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永远像是打不死的小强,越挫越勇,最终站在权力之巅,人族之顶端。

同样,三哥也是“天地人”三才都汇聚一处,才成了这么一个伟人。三哥的“天”,是满清末年风雨飘摇的中国,是时势造英雄。三哥的“地”,也就是他湖南那一帮老乡,是蔡和森,是蔡畅,是杨昌济,是自己的爸妈兄弟姐妹支持,是岳麓书院,是萧子升,是《新青年》,是南岳,是谭嗣同,是唐才常,是谭延闿等等,就是这样的环境。才造就了如此的三哥。最后,三哥的“人”,那就多啦,杨昌济是他的贵人,徐特立也是他的贵人,哪怕江西土匪袁文才和王佐,都是他的贵人,广东的澎湃也是,如此等等,至于说三哥自己,他是有名的手不释卷,韦编三绝。三哥如果不爱阅读,怎么可能把握得住“天地人”三才呢?如果不积极思考,怎么可能在关键时刻,每每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呢?

在这样一个独特的日子里,仅此一篇哀思我们的三哥,我们的巨人,我们的伟人。斯人已逝,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诸位,国父说过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加油哟!

说实在的,如果要是我老爸老妈还活着,仍然会认为我一事无成,仍然会骂我“不务正业”,仍然骂我“吃屎长大的,没出息,书呆子🤓。”但这也没什么,我们又不是活在父母的辱骂声中。三哥的父亲,不也是一辈子这么骂着三哥吗?实际上,三哥不也照样激情四射地长存于天地之间,如果不是因为三哥,我都不一定认识三哥的父亲是谁。

当下有书可以阅读,读完之后,我能够做若干思考,写一些自己的感悟文字,这也算是一种幸福吧。只要获得幸福,我觉得就是“成功”。只不过,它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罢了,但我又何必执着于要和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一致呢?成功完全可以由我自己去定义。

其实,当我开始自定义“成功”的时候,我就豁然开朗起来,我就突然一切明亮起来。未来,也似乎不是那么捉摸不定,当下也不是那么不可接受,过去也不是那么苦难深重,铭记历史,活在当下,放眼未来。加油每个自定义成功的主角们,我亲爱的朋友们。请永远相信你自己定义的成功,不要背负别人强加给你的“成功”,你成不成功,一定要你说了算,你的地盘你做主,你的成功你定义。

最后一首打油诗送给三哥,送给自己,送给所有人,如下:

《9月9日忆三哥》

独在岭南当牛马,
每逢祭日怀念他。
但使三哥在朝堂,
牛鬼蛇神总害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